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藝週末.地方散步】朝聖台灣離島信仰(2-1)─烈嶼貢王 全島燒王船

2024/10/19 05:30

金門烈嶼西甲西方宮送王。王船點燃,王爺啟程,據傳回頭會被王爺帶走。烈嶼燒王船仍維持傳統,參與者被告誡不可回頭。(2022年攝影)

口述、攝影/陳逸宏 文字撰述/沈維巖

王爺信仰不只是台灣本島中南部的重要信仰,在離島金門也同樣是重要的民間信仰。台灣的迎王平安祭每3年1次,送王的燒王船是祭典高潮;又稱烈嶼的小金門送王則每年11月舉行,而且有一個特有的名稱──「貢王」。

小金門又叫「烈嶼」。我記錄烈嶼貢王是在2022的年底,我踏上小金門待了3天2夜。「貢王」是每年11月在烈嶼各處舉行的送王,這是烈嶼很特別的專有稱呼。

金門烈嶼西方宮。凌晨3點起駕送王,全程噤聲。王船經過部隊宣傳刺槍術壁畫,貫古穿今。(2022年攝影)

烈嶼各廟同時間燒王船

烈嶼的送王(燒王船)1年1次,和台灣王爺信仰常見的3年1次燒王船不一樣。烈嶼有很多廟,都集中在同樣時間點的前後幾天進行燒王船。送王之前,我們先去看王船造型或民眾供祭。我問:「什麼時候送王?」得到答案是,大概什麼時候,也不見得很準。還好有在地好友、廟會達人帶著,穿鄰入巷,不然在烈嶼若只靠導航真的沒用。這邊某家王船剛點火,他就說:「該走了,趕快去下一家,下一家的王船已經在往海邊的路上。」烈嶼的王船造型較小,造價大概新台幣10到12萬元左右,在海邊燒起來,一下子就燒完了。(編註:台灣最負盛名的東港燒王船,其王船造價高達1千萬元。)

金門比較特別的是,王爺來的時候,可以看到他們對宴王(準備供品祀王)的重視,阿公、阿嬤們都很虔誠,阿嬤頭戴著春仔花,一早遵循古禮用扁擔挑著裝滿貢品的竹簍──也就是「天擔」,來到廟裡拜拜。年輕人大都外流,這樣的場合看不到年輕人,都是虔誠的阿公阿嬤,他們年紀大了體力有限,就用折衷方式,在離廟大概20公尺的附近把車停好,再用推車推到廟旁,把天擔供品照傳統方式挑進廟裡。

送王當日早上,住在西甲西方宮附近的老人家,會用扁擔挑著供品到廟裡貢獻給王爺,祈福降安。(2022年攝影)金門烈嶼西方宮。年輕人外流,祭典參與者多為老人,長者體力不堪負荷,拜拜完畢,用手推車將扁擔及供品推回家中。(2022年攝影)

王船點燃王爺啟駕 眾人迴避

我在烈嶼不同地方拍到的幾艘燒王船,不管是傍晚或凌晨送王,都照著傳統禁忌民眾不能去看,這和早年我在故鄉東港所見習俗一樣。小時候我們被嚴格告誡,不能去看送王,我媽也沒看過。王船著火代表王爺起駕要離開,火起時所有轎班轉身、卸下腰帶、拿下魯笠(轎班所戴、類似斗笠的帽子),表示任務完成,在那個時刻絕不能回頭看。有個說法是,如果回頭看會被王爺帶走。

近年這幾科在台灣的送王,現場卻是人山人海,有人拿手機拍,也有媒體拍攝,還有外面的夜市,人聲鼎沸,擠滿外來觀光客,宛如歡樂派對。只有轎班們還遵循傳統禁忌,轉身離開,儼然平行世界。這到底是好不好,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在小金門看到的習俗,依然維持轉身靜默離開的送王傳統。

金門烈嶼西方宮虔誠拜拜的阿嬤。(2022年攝影)

企圖拍攝 乩童大喊莫回頭

有一天,在「西方」的玄天上帝廟,出發前就被嚴格告知,全程要噤聲,絕對不能在過程中叫任何人的名字。參與的人都先跟廟方打過招呼,他們同意才能跟隨。出發前,廟方會發給我們一張符令傍身。晚上穿街過巷,到了送王的海邊,整個過程,在王船燃燒前一點聲音都沒有,只有窸窸窣窣的腳步聲。

金門大都是雙乩童,火一著起來,兩位乩童過來驅趕我們,他們殿後。我做記者的習慣,覺得燒王船火苗漫天,怎麼可能只拍一張。我有點想越界,心想,反正相機有翻轉螢幕,乩童在背後,我的動作他看不見。我心生意念,想用身體擋住、偷偷把相機拿起來用翻轉螢幕讓鏡頭對著後方,應該可以拍到照片,技術與邏輯上可行。可是當我剛心生意念,正要用手去碰翻轉螢幕的那一剎那,背後距離我很遠、差不多3到5五公尺以上,夜空很安靜的狀態,突然傳來很大聲:「莫回頭」,如雷灌耳,我整個人像被雷打到,祂似乎從背後洞悉了我的意念,讓我嚇到腳底冒汗。這麼多年的拍攝,這種神奇特別的經驗在我的家鄉東港都沒遇過,竟然是在金門烈嶼的貢王碰到!

小辭典

◆送王

閩南或台灣盛行王爺信仰的儀式。早年以王爺是瘟疫象徵,後演變為驅除瘟疫的神明。王爺是代天巡狩,民間恭送王爺搭船返天宮,以火焚之,送王又稱遊天河,俗稱燒王船,有送走瘟疫、保佑鄉里平安之意。

◆春仔花

纏花又稱春仔花,是婚慶時女性配戴的頭飾,象徵喜慶、祝福。隨婚俗改變,戴春仔花習俗日漸式微。春仔花是閩南傳統手工藝,以鐵絲、紙片、絲線纏繞製作。婚禮中新娘不同身分的女性長輩會戴不同花造型的春仔花。

金門烈嶼上林李將軍廟,到廟裡拜拜的婆婆頭上都會戴著「春仔花」是當地特色,每個人戴的春仔花形式各有不同。(2022年攝影)

◆台灣迎王祭3年1次,今年逢正科年

王爺信仰是台灣中南部非常重要的信仰,中研院民族所2018年出版的《王爺信仰的民族誌》,書中引用「1981年台灣主祀神明廟宇數量統計」,王爺信仰廟宇數為753,佔台灣廟宇數的13.59%,比媽祖信仰廟宇數510、佔9.21%更多,是台灣廟宇數最多的信仰。

大家熟悉的燒王船就是王爺信仰迎王平安祭中最後高潮。台灣的迎王平安祭大都是3年1次,該年被稱「正科年」,今年甲辰年是正科年,許多地方的迎王平安祭在今年舉行。

烈嶼紀事

◆「西方」的正確念法

烈嶼有個地名「西方」,直覺是念「se-hong」,事實卻是指「住西邊的方姓聚落」,所以要念「sai-png」才對,和原來認知不一樣事情,讓我覺得很好玩。

◆初到烈嶼 谷歌鬼打牆

記得到烈嶼的第1天,跟老闆說,我晚上要到大金,夜裡再從大金回來。老闆很驚恐地看著我,本來是跟他租摩托車,後來他強烈建議我開車去。他怕我沒來過烈嶼,晚上騎金門大橋萬一風太大產生意外,堅持不要我騎摩托車。變成租摩托車,卻給我他的轎車開。因為路況不熟,老實說,谷歌導航也跟鬼打牆似地派不上用場,在烈嶼那幾天,猶如在迷宮的感覺。

◆烈嶼拜風雞與北風爺

在大金門,大家崇拜的就是耳熟能詳、可以鎮邪的風獅爺,可是小金門不拜風獅爺,這件事我第1次知道,原來小金拜的是風雞還有北風爺。

風雞信仰:烈嶼居民在各處豎立「白雞」塑像,用以鎮煞、剋蟻害與護宅。「白雞」為何稱為「風雞」?因民國88年第3屆鄉運會,烈嶼鄉以白雞做為吉祥物圖案標幟,搭上風獅爺的順風車,從此改稱為「風雞」,烈嶼因此成為「風雞的故鄉」。(2022年攝影)小金(烈嶼)的鎮風止煞崇拜有2:「北風爺」與「風雞」。「北風爺」俗稱黑面風王,立於島上西方社區往后宅的上坡路段,面向北方。塑像黑手黑臉,手持法器九節鞭。(2022年攝影)

◆昔日戰爭痕跡──軌條砦

國共對抗的戰爭時期,在烈嶼海邊留下「軌條砦」(音同「寨」),這些做成45度的鐵條,是昔日為防共軍登陸構築的防禦工事。王船在海邊點燃的一刻,背景畫面是過去金門經歷戰爭的遺跡軌條砦,構成一幅很特別、很有歷史感的畫面,我非常喜歡。

金門烈嶼青岐清水祖師廟送王船。燃燒的王船背景是昔日海邊防禦共軍登陸的軌條砦。(2022年攝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