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吳三連基金會台灣史講座登場 談張炎憲史觀傳承

2018/10/06 18:25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今年適逢張炎憲教授逝世四週年,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三連講堂】以「承續典範、深探台灣,張炎憲史學的拓展」舉辦系列講座,並將《張炎憲全集》全書五大主題分為五場進行導讀。今(6)日首場「彼ȇ時代、咱ȇ台灣—張炎憲教授的台灣史觀」於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行,邀請到曾與張炎憲共事的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詹素娟副研究員,以及暨南大學副教授林偉盛,一同分析張炎憲教授建立台灣史觀的心路歷程。

《張炎憲全集》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針對張炎憲生前所發表的學術性論文、為出版品序文與導論、演講文稿、書報專欄、評論與手稿等資料集結成冊,整理、編輯及出版,勾勒張炎憲教授一生奉獻台灣的完整面向。

基金會秘書長戴寶村說:「張教授非常腳踏實地,他以學術領域上紮實的訓練去建立史學。」張炎憲從日本回台後,相當認真地收集史料,1993年開始全力完全投注吳三連基金會的「台灣史料中心」,作為平衡、督促中研院台史所的民間力量。詹素娟指出,張炎憲認為台灣人自進入近代民族國家的殖民歷史以來,大部分人長期因統治者(日本人、國民黨政府)灌輸的歷史角度影響下忘記自己是誰,進而失去對台灣的歷史記憶。

長期以來,台灣人少數能與統治者對抗,從他們運動、抗爭的思維中足以彰顯台灣人的精神內涵,因此「台灣史研究」如能掌握反對與抗爭國民黨政權的意識型態,挑戰大中國的歷史文化,並能建構屬於台灣人的歷史,定位當代台灣人的精神史,建立國家認同。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期盼透過講座,提供後輩入門一把鑰匙,在台灣史的閱讀地圖上遊歷,更讓張炎憲秉持「咱國家的歷史自己寫」的精神傳承下去。【三連講堂】張炎憲台灣史系列講座未來仍有四場,欲知講座時間與主題,詳情可上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網站查詢報名。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今日舉行首場張炎憲台灣史系列講座。(翻攝自吳三連基金會臉書)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戴寶村秘書長。(記者陳昱勳攝)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詹素娟。(記者陳昱勳攝)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林偉盛。(記者陳昱勳攝)張炎憲妻子林琇梨。(記者陳昱勳攝)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