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已故噶瑪蘭族正名之父偕萬來 獲頒台灣文化獎

2021/03/19 14:39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出身花蓮豐濱鄉新社村噶瑪蘭族的偕萬來,早年致力發揚族群文化,為噶瑪蘭正名,歷經多年奔走,終於在2002年爭取正名成功,成為台灣原住民第11族。偕萬來2008年因健康因素辭世,時隔13年後,昨獲頒台北西區扶輪社「台灣文化獎」,並由遺孀嚴玉英領獎,獎金將全數捐出,作為部落學子培育基金。

已故噶瑪蘭族正名之父偕萬來獲頒台灣文化獎,遺孀嚴玉英(右)代為領獎,從台北西區扶輪社社長謝弼雄手中接過獎座。(偕萬來家屬提供)

噶瑪蘭族正名之父偕萬來,已辭世13年,台北西區扶輪社感念他成功爭取族群正名的卓越貢獻,18日頒發台灣文化獎「特別貢獻獎」,這也是台灣文化獎設置27年來,首次破例頒給已故得獎者。

偕萬來的遺孀嚴玉英,昨率家人、族人北上台北國賓大飯店領獎,並把5萬元獎金捐出,成立獎學金培育部落學子。嚴玉英說,感謝台北西區扶輪社長謝弼雄、台灣文化獎主委王政修、副主委郭瑞嵩的肯定,丈夫雖安息多年,但仍沒有被遺忘,家人心存感恩,願與所有人共享榮耀,獎金將捐给噶瑪蘭教會,以偕萬來之名成立獎學金,培育未來希望。

已故噶瑪蘭族正名之父偕萬來(中),早年致力發揚族群文化,為噶瑪蘭正名,歷經多年奔走,終於在2002年爭取正名成功,成為台灣原住民第11族。(偕萬來家屬提供)

嚴玉英和女兒目前在地方也承襲偕萬來遺志,投入香蕉絲編織工藝,傳承地方族群文化,北上領獎時,共有14名家族成員出席,花蓮新社國小及族人,也現身為典禮表演精湛歌舞,獲得熱烈掌聲。

享年77歲的偕萬來,來自花蓮豐濱新社村噶瑪蘭族,長年為噶瑪蘭正名努力,1987年曾到宜蘭縣政府尋找偕姓親族歷史,並率族人到台北新公園舉辦「豐濱之夜」,展演噶瑪蘭族特色樂舞,讓外界更加認識噶瑪蘭族;2002年行政院終於宣布噶瑪蘭族為台灣原住民第11族,偕萬來就此被尊稱為「噶瑪蘭族正名之父」,正名6年後,因病於2008年辭世。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