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身邊就有人間國寶? 3關鍵判斷是否登錄口述傳統

2022/04/06 15:45

[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2016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將無形文化資產分為「民俗」、「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口述傳統」、「傳統知識與實踐」五大類,其中「口述傳統」是新增的類別,但因為民眾對此類別感到陌生,文化部文資局拍片闡揚口述傳統,以30秒5分鐘與30分鐘的長版影片,並以華語、英語、台語三個版本呈現,來闡述口述傳統,讓國人對於這項新增的類別有進一步了解,並發現身邊可能就有「人間國寶」。

文化部文資局局長陳濟民指出,影片期望傳遞給民眾一個訊息,文化資產其實一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以各式不同的樣貌存在著,只是因時代變遷被忘記或忽略了。影片綜合文資法規、國內外案例及學者見解,指出「口述傳統」的三大要素,即「集體記憶、傳統、口述」。以言語敘述或吟唱,是謂「口述」;存在、傳承相當一段時間,是為「傳統」;至於「集體記憶」,則是指其內容屬於一個民族、一個部落、一個氏族或一個家族的共同經驗,不但是能說會唱的人的經驗,也是身在其中的參與者共同的經驗。期待透過這部影片讓更多口述傳統被發掘出來,邀請觀眾共同關心它們的未來。

台灣目前登錄的口述傳統案例共有七個,「Puljetji佳興Taljiyalep家族婚禮歌謠」為其中之一。今日上午舉辦放映記者會現場,同時也邀請了來自屏東泰武鄉的排灣族佳興部落古謠隊vuvu(排灣語,長輩)前來吟唱,透過他們的分享,讓人感受到在文化中相遇的美好。

「觀影分享會」將於4月6日、4月7日、4月8日、4月16日,假台北政治大學公企中心階梯型會議廳A646室、臺中文化資產園區衡道堂、臺南文資保存研究中心多媒體教室、臺東鹿野鄉巴拉雅拜部落活動中心辦理,同步於4月7日至21日進行「線上精華版播映」。相關資訊於文資局官網臉書粉絲頁發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