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百年40文物史料重現 中山大學辦孫中山時代展

2022/10/11 12:44

「孫中山時代展」展出40件珍貴史料,即日起於中山大學圖書館展至112年1月6日。
朱銘作品「孫中山先生銅雕」。(圖由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中山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舉辦「孫中山時代展」,展出距今超過百年的珍貴史料共40件,包括孫中山罕見的大字墨跡、「武昌起義剪辮布告」等,展覽並舉辦主題論壇,邀請國內外學者對談。

「孫中山時代展」展出40件珍貴史料,即日起於中山大學圖書館展至112年1月6日。。(圖由中山大學提供

「發揚道統:孫中山時代展」由中山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莫加南與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楊儒賓共同導覽,莫加南表示,「孫中山時代展」以孫文的國際性、中華性與本土性為主軸,透過這3個面向,引領觀覽者思考孫中山生平暨其革命歷史,以及辛亥革命背後的「道統」思想傳承。

「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標竿計畫主持人莫加南(左)說明「武昌起義─鄂軍都督府剪髮辮布告」。(圖中山大學提供)

展覽內容包括晚清民初的書法、照片、報紙、藝術品等文物,以及孫中山本人、辛亥革命與台灣日治時期反殖民運動相關檔案,如孫中山墨寶「壽字中堂」、頭山滿書寫的「草書條幅」、「洗心方斗」、余漢謀「致蔣介石、孔祥熙、孫科、居正、于右任等人秘電」、「武昌起義─鄂軍都督府剪髮辮布告」,以及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活動等相關照片的珍貴史料。

中山大學副校長蔡秀芬(左)與清華大學副校長簡禎富於孫中山大字墨跡「壽字中堂」前合影。(圖由中山大學提供)

楊儒賓還帶來私人收藏「起義後各地都督府聯絡電報」,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後至1912年中華民國正式成立期間流傳的原件,首次正式於世人面前公開展現,史料價值十足。

主題論壇「中華民國作為共業?─民國與台灣國際論壇」由莫加南主持,邀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萬毓澤、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智明等人對談。

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計畫主持人莫加南圍繞特展概念,策畫3場「重新思考民國革命的理念與再生:國際系列論壇」,邀國際學者系列講座討論,期望藉由深度對談,為現今的台灣民主社會風氣與中華民國所承襲的道統概念,重新建構對話的橋樑與相互轉化的可能。

「發揚道統:孫中山時代展」即日起於中山大學圖資大樓3樓藝文展覽室展至112年1月6日,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五早上9點至晚上9點,六、日及國定假日休館。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