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前輩畫家陳澄波愛畫1物 百年前台灣風景很來電

2022/12/06 07:00

前輩畫家作品左起陳澄波1915年畫作〈水源地附近〉及日本畫家小澤秋成1931年的〈台北風景〉,拉開有電的風景。(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電力設施在日治時期象徵著「新潮」,也成為許多畫家熱衷描繪的景物。國立台灣博物館與台灣電力公司合作策展,以「島.電生活--台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為主題,介紹台灣進入電力時代後的文明發展,並從早期畫家對「電」的風景描繪,以及常民視角述說島嶼上的電力故事,呈現台灣電力發展與土地共譜的時代樣貌。

「島.電生活--台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由台博館教育推廣組研究助理李金賢策展,以台灣前輩畫家陳澄波的畫作〈水源地附近〉及台博館典藏日本畫家小澤秋成的〈台北風景〉切入,藉畫作上的電線桿、電線交織、發電廠等電氣設施等,線條和色彩堆疊出的城市視覺景觀,呈現當時人們對於現代化的追求,以及都市化背後對傳統景觀變遷的反思。

日治初期日本畫家鄉原古統(1887-1965)繪有《台北名所繪畫十二景》,其中〈榮町通〉描繪了台北的繁華景象,在畫中也可看到電線桿與電線。(記者凌美雪攝)

展覽專書中提到,畫家小澤秋成(1886-1954)曾於1930年代來台擔任台展審查員,同時受高雄市役所委託,以高雄的都市風景、現代化建設為對象,繪製一系列風景明信片,小澤也以台北的三線道為題,繪製了〈台北風景〉系列,畫中可見高聳的電線桿與橫過天際的電線。

陳澄波的畫作中更是常出現電線桿,且相當注意電線桿的細節,雖然畫家生前沒有明確說明畫電線桿的動機、對於電氣設施的觀感,但近年學者從陳澄波的畫作分析,認為他可能觀察到電線桿規律排列的特性,在構圖上能夠導引畫面走向,同時也能使畫面結構複雜生動,因而讓電線桿出現在他的畫中。

日本畫家鄉原古統《台北名所繪畫十二景》中的〈總督府夜景〉,可見夜晚燈火通明的樣貌。(記者凌美雪攝)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