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綠島人權藝術季重啟 史哲揭2大重點盼月光下的小船航向美好未來

2023/05/05 13:19

文化部長史哲今(5)日出席綠島人權藝術季展前記者會,並指出,盼透過受難前輩與年輕藝術家共創、共學,將過去白色恐怖的過程跟記憶傳遞到下一代。(文化部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當代藝術雙年展「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將自5月17日於綠島人權園區開展,今(5)日展前記者會,文化部長史哲親自出席並指出,今年展覽主題「傾聽裂隙的迴聲」,有2個重要的心意,一是邀前輩或其家屬重新登島,另一則是如何透過受難前輩與年輕藝術家共創、共學,將過去白色恐怖的過程跟記憶傳遞到下一代。

史哲表示,因為疫情的關係,綠島人權藝術季有2年沒舉辦,這次是疫後重啟,「我上任後就拜託人權館可不可以針對非常多的前輩,希望能在這個時間重新登島,2年的變化其實也很大,希望可以讓前輩或其家屬登島的工作,細心和耐心地處理好。」

其次是,期盼這次藝術季能透過文化的重生、轉譯,讓過去白色恐怖的過程跟記憶傳遞到下一代年輕人。史哲說,白色恐怖的過程,現在留下來變成人權的地景以及博物館的一環,而這次第3屆應該是綠島人權藝術季中,參展藝術家和創作者最年輕的一次,「我猜想平均年齡應該都還不到30……透過年輕一代的藝術家來轉譯,是很重要的工作。」

史哲指出,轉譯過程並不是直接的藝術介入而已,還透過所謂的共創、共學,而不是站在旁邊遠的距離看好像過去的事情,好像它只是一個課本上的事。「它必須要進入我們每一個階段不同年齡層新生代的生命當中,我想這個反省還是重要的。」

人權藝術季在5月17日登場,也是當年1951年第一批受難者登島的日期。而在展期5月到9月期間,也適逢綠島觀光熱季,「所以,如何進入年輕人的心目中,甚至進入觀光客的旅遊當中,這都是必要的,不然它永遠就是一個被擺設在那裡,只是形式上的記憶。」所以這次野鼓勵年輕一代更加大膽創作、創新,將藝術帶進入觀光旅遊行程,史哲說,「綠島在歌詞中是一個月光下的小船,它其實乘載了國家、大家共同的記憶,我們要把這個沉重的記憶在這艘小船當中,美麗的夜景底下,讓它為台灣繼續實現美好的未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