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東阿美族赴德國交流 驚見祖先「複音」與巴哈「對位」異曲同工

2023/06/23 15:21

台東杵音文化藝術團到德國演出。(記者黃明堂翻攝)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東杵音文化藝術團於本月6到16日於德國文化重鎮萊比錫及近郊密集演出,表演祖先傳唱的「複音」歌曲,並與當地合唱團交流。雙方驚訝發現,阿美族原始傳唱的複音,與西方音樂史中,約17至18世紀慣用的「對位」作曲手法相似,而音樂之父巴哈正是以此種手法創作的集大成者。

杵音藝術團說,此行在具有悠久歷史、美輪美奐的格拉西博物館古樂器展覽館音樂廳演出,並在民族學博物館演講會場舉行音樂示範講座,由師大民族音樂研究所所長呂鈺秀主講台灣馬蘭阿美族音樂特性;另外在從早期棉紡工廠轉型的萊比錫重要藝術中心廣場上,國民戰役紀念碑莊嚴雄偉、共鳴極佳的屋頂迴廊內,以及薩克森州旅遊勝地國王岩新教教堂、托馬斯教堂巴哈雕像前演唱,阿美族的歌聲,在西方建築的結構下,和當地人產生共鳴。

台東杵音文化藝術團到德國演出。(記者黃明堂翻攝)

杵音說,馬蘭阿美族的複音歌謠2021年被我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定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這種複音音樂學者稱之為「自由對位」。對位乃西方音樂史中,約17至18世紀中葉的巴洛克時期,歐洲作曲家慣用的一種作曲手法,音樂之父巴哈則是以此種手法創作的集大成者。但這種在西方受嚴謹規範制約、須經學習而來的作曲手法,對於馬蘭阿美族人來說,卻是先人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智慧。

杵音到來之時,正值此地巴哈音樂節,而當巴哈的嚴格對位與馬蘭阿美族人的自由對位相互碰撞時,巴哈雕像的嘴角,似乎泛起了微笑。觀眾對於馬蘭歌謠所給予的掌聲,更是對於此種音樂型態的最佳肯定。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