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黑奴後裔溯源之地 非裔美國人博物館奴隸港開館

2023/06/27 20:13

國際非裔美國人博物館將於美國時間本週二正式對外營運。圖為入口處的8面巨型螢幕。(美聯社)

〔林諺廷/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時間本週二(27日),位於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Charleston)的國際非裔美國人博物館(International African American Museum,下簡稱IAAM)即將正式對外開放。作為18至19世紀美國最主要的奴隸港,估計有45%以上的非洲黑奴由查爾斯頓登陸進入美國;IAAM坐落於此顯得別具意義,可說是標誌了一處新的黑奴後裔朝聖和返鄉之地。

IAAM耗資1.2億美元、歷經20餘年籌建,原定於2020年開幕,受疫情及國際建材原料供應不穩影響,延宕至今,終於將在本週面世。IAAM占地14,000平方公尺,內部有9個展廳、約10組互動式展覽,包含超過150件歷史文物,以及30件藝術作品。此外,還設有一座系譜學研究中心,幫助黑奴後裔家庭得以回顧祖先自登陸起的旅程。

IAAM外觀。地上如同幽靈一般、真人大小的剪影,是為了紀念死於海上的黑奴。(美聯社)

IAAM內部的特色包含入口處的8面巨型螢幕,講述非洲人橫跨數世紀的離散之旅,喇叭狀的排列引導觀者走向後方大片落地窗,俯瞰整個查爾斯頓港,遙想歷史現場;另有一個以Gullah Geechee人歷史和文化為主題的展廳,展示他們如何保留與西非文化傳統及克里奧爾語(creole language)的連結,以及他們的信仰表現如何烙印在美國黑人福音音樂中。

博物館外圍廣場的雕塑。木板棧道令人聯想起關押黑奴的船艙,黑奴在其中只能抱膝而坐﹔參觀者同時面對著現在,以及花崗石上的倒影—他們的過去。(美聯社)

博物館周圍是一座廣場,被命名為非洲先祖紀念花園(African Ancestors Memorial Garden)。地面上有真人大小、如同幽靈一般的剪影,木板棧道的兩側則有抱膝而坐的人型雕像,它們都是為了紀念那些被關押在船艙內、在遠渡重洋路途中不幸身亡的黑奴先人。

IAAM館長童雅.馬修斯(Tonya Mathews)。(美聯社)

「如果你問我,我們希望人們在逛這座博物館時感受到什麼,我們的答案是:所有的一切(everything)。」IAAM館長馬修斯(Tonya Mathews)說。當博物館的大門敞開,她歡迎所有人入內,了解有關美國黑人更全面的真相,「這是為了紀念那些非裔美國人,在我們國家最神聖的其中一處地方的旅程中,所發生的不為人知的故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