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保存在地歷史記憶 台南市定古蹟風神廟啟動修復工程

2017/09/19 06:00

市定古蹟風神廟在0206地震中受損,修復工程昨啟動。(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市定古蹟風神廟及兩側碑亭,在0206地震中受損,台南市文化局昨天啟動修復工程,預計明年10月底再現風神廟歷史風華。

風神廟創建於清乾隆4年,日治時期因道路拓寬而拆除,現今的建築則是大正13年(1924年)重建,兩側民間習以「鐘鼓樓」稱呼的硯石亭、棠蔭亭,則是後期重建。風神廟因地震結構受損、硯石亭倒塌、棠蔭亭結構也嚴重受損,歷經1年多的規劃設計,昨由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風神廟主委陳建霖、建築師黃毅誠等人啟動修復,工程總經費近2千萬元,預計4百個工作天,施工內容包括龍虎邊結構補強、軒亭與主殿木作修復、屋面修復、兩側碑亭仿作等。

葉澤山表示,硯石亭、棠蔭亭立意為鼓勵官員照顧百姓,雖非古蹟,但因屬民眾歷史記憶、也是風神廟的一部分,所以在此次工程中一併修復。由於棠蔭亭現今的位置不是原始地點,設計期間也重新考據其歷史位置,並對碑亭復原的型式、位置、舊料處理等進行討論,增加結構耐震能力,無法再次使用的石材將送到台南市文化資產建材銀行。另外,風神廟背牆因地震造成結構性損傷,且因背牆與鄰房牆面緊鄰,長期潮濕,經協調後,鄰房所有權人同意退讓1公尺做為施工空間。

台南市文資處指出,兩側碑亭的確切興建年代尚不明確,從清領時期的圖可看到碑亭的形制,最早的碑體遺構可能仍埋在地底下,此次修復也將進行挖掘。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