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許裕全/小綠意

2018/04/01 06:00

圖◎阿力金吉兒

◎許裕全 圖◎阿力金吉兒

靈骨塔大廳左側,靠近水泥柱的地方恰好有兩扇落地玻璃窗,人煙香火稀少的時候――意即不在清明或中元節――可以把玻璃窗往兩邊全然推開,把陽光和風都招呼進來,一個人獨占一隅,從容擺桌祭拜而不嫌局促。

父母的靈位就在從頂樓算下來的第四層,高度和我眼睛直視時平行,雖然靈骨塔格間尺寸標準畫一,但也算是好風水,比踮腳眺望或坐地的樓層要價多了。每次擺好祭品點燃香燭,合十交代日常瑣碎後,我喜歡抱膝坐在落地窗外的瓷磚上,在一炷香的時間裡,望向眼前翠綠的斜坡,和斜坡上幾棵蔥鬱的樹失神發呆。

那片綠,我曾語帶浮誇,像一個業績掛零的房產推銷員,急著說服坐在輪椅的母親說:「哇!你看,一開窗就有風,還能欣賞無敵的山色美景。」

那是父親過世後某一個對七的祭日,理應避忌的,我卻把母親帶來了。有些話像鉛沉重得溜不出口,只能用迂迴拙劣、欲蓋彌彰的伎倆,把她推到現實面前,希望她福至心靈倏地「恍然大悟」。

彼時母親很弱,一星期三回的洗腎療程把她中風的身形篩濾得愈加單薄,她常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落淚。然而,當她聽完一個不肖房產推銷員描述的山寨版桂林山水後,竟然含淚點頭說:「好,真好。」

當下,我懊惱又羞愧,不敢把她推到靈位前,近距離說:「吶,那個貼在父親照片旁邊的『壽』字,將來會是妳的照片唷!」

母親啊!我是別有居心的,老遠把妳帶出來,就是要妳看看將來過世後骨灰寄放的地方,難道妳都沒發現嗎?那些青翠蔥蘢,一點都不稀罕美好,老家前庭後院落落一地,平時懶得顧盼,何以此刻心思費盡只求妳望一眼就明白?

人生實難,死亡更隱喻難言。父親過世前我曾鼓起勇氣坐在床緣,杵磨許久後方顫抖著手,像判官要他在「土葬」和「火葬」兩張牌中擇一。父親比我想像中懦弱,一聽到「死」就像個小孩掩面嚎啕。哭得我方寸大亂,一時詞窮,竟然輕拍他的肩膀,安慰說:「好,沒事的啦!」彷彿夢一場,把死神順手一推,推到了遠方。

然而,時間是回力棒,丟出去了總是會旋轉回來,翌年父親還是走了。匆匆忙忙在老家幫他處理後事,這雙人骨灰位,還是電話中拜託朋友走一趟骨灰樓管理處登記、盲選的。等辦完父親頭七,點一炷香牽魂,帶著他的骨灰盅連夜驅車南下。隔天到了骨灰樓,超渡的法師已在等待,穿梭繁瑣法事,終了扭開金漆木門,把骨灰盅放進去,父親算是新居入伙了。

懸浮的心著陸後,這才發現位置真好,素來愛挑剔的父親想必是滿意的。只是整個過程太倉皇,來不及向他介紹左鄰右舍和周邊景色,這一小片斜坡綠意,全都由母親幫忙看在眼裡了。她是未來的亡者,一旦住進去了,像遠遊歸來,通報父親吧?

母親個性善良,凡事隨和,這一片陽春綠意,她不假思索就說好。也許走到貧病交加的晚年,只求好死不求苟生。因為她常央求我幫她中斷洗腎療程,我是一次又一次連哄帶騙地,把她載往洗腎中心,一天一天地過。

她默默坐在一旁,看我奔忙走動,為父親張羅祭品,拈香念咒,焚燒金銀紙,完成亡者所有的儀式。

在那當下,不曉得她是否看到了我將來為她所做的,和父親相同的一切,所以才會滿意地點頭。●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