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畫布詩人王攀元 與他永恆的幽獨

2018/05/02 06:00

只有23x16公分的〈問行雲〉,是王攀元一輩子懷抱在身邊的畫。(史博館/提供)

「人人都說台灣好,離人只在台灣老,海光秋色碧雲天,閉門聽雨眠。——1970.11.20 王攀元」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由回顧展變成紀念展的「王攀元繪畫藝術」展,將於5月4日開幕,即將閉館2年半大整修的國立歷史博物館,這幾天正緊鑼密鼓布展調燈,除水墨畫之外,大部分油畫還靜靜地斜靠在展場地板上,猶如展覽命題「過盡千帆」,靜靜走過一趟、看過一回,驚覺王攀元在喧囂中的幽獨,畫的盡是世人內心的孤寂。

策展幾經波折 終能確定開幕

2月才上任的館長廖新田說,雖然之前因為借件與迴避商業炒作等種種問題,使展覽一度差點卡關,但接掌史博館時,文化部長鄭麗君交辦了3大任務,第1件就是辦好王攀元的展,如今展覽就要開幕,「我們用最美、最能呈現攀老創作軌跡與藝術特質的方式,與觀眾對話,中間的波折都讓它過去。」

廖新田說,王攀元的作品本身能量非常強,很多人無法用繪畫技巧論述他的藝術,卻都對他的作品很有感受。當社會介入當代藝術,使繪畫元素變得複雜時,王攀元以孤寂的方式描繪生活,有一種眾聲喧譁裡的安靜、簡單,極其純粹的畫面,反而讓人耳目一新,彷彿碰觸到現代人藏在心靈角落一種渴望的聲音,「以孤獨感與現代人內心相遇」,產生了共鳴。

60餘幅水墨畫作 首度亮相展出

此次展覽預計展出約200組件畫作,包括王攀元從未展出的60餘幅水墨作品,以及水彩與油畫等西畫作品,其中有畫家自己珍藏一輩子不捨賣出的畫作,也有賣出後思念一輩子而向藏家借件的作品。展品來源9成來自家屬,史博館典藏有5件,其餘則來自台北市立美術館及私人收藏家。

策展人、也是史博館副館長高玉珍表示,60餘幅未曾面世的水墨作品,多數因為籌備此次展覽過程中,館內動員大批人力與時間替當時臥病在床的攀老整理畫作時發現,「老師的作品散放家中許多隱密的角落,因為怕這些寶貝隨時會不見,幾乎不離開他的視線範圍。」

文化部長鄭麗君為展覽作序指出,「王攀元大師以109歲高齡辭世,我們會永遠感恩與懷念他為台灣所留下的珍貴藝術資產。這位國寶級畫家所創造的孤絕之美將豐富我們文化的心靈,更將成為台灣藝術史頁中重要的篇章。」

展期自5月4日起至7月1日止,地點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一樓。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