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林保寶/用靈魂的哭聲追問生命真義 - 奚淞的小說《封神榜裡的哪吒》

2018/07/25 06:00

作家奚淞。

文.攝影◎林保寶

「夏日午後,九灣河像是被溽暑給逼淺了似的。抽長了葉片的柳樹因之更恣意地以墨綠的影子侵占了河水的三分之一。這片柳樹沿河生長,水從柳蔭下靜靜地,平滑地流過,當水再度在日光下閃亮的時候,似乎已與蒼穹連結一片;湛藍的,一片雲也沒有的天空。

依稀還可以聽見一里外,陳塘關市集裡的小販叫賣野蔬、器皿的聲音;隨著吹翻樹葉的微風似有似無地傳了過來,和著穿飛在垂柳之間麻雀的噪鳴。」

某日我意外重讀奚淞先生近半世紀前創作的第一篇小說〈封神榜裡的哪吒〉,慢慢讀著開頭這幾行,突然覺得一片活生生的風景在我眼前展現,想起了奚淞之前總是對我說的「文學性」。雖然我已寫了幾本書,幾篇報導文章,但對於奚淞說的「文學性」仍不甚明瞭,直到重讀這段小說開頭的文字,短短幾行字,帶著我的心穿過郊野的自然風景,進入人間的氣味,慢慢帶入故事人物的身影,彷彿一大片深邃的世界即將在眼前展開。我興奮地在電話裡跟奚淞說:「讀了這段文字,好像終於體會了你說的文學性。」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有次到奚淞畫室,談起寫作,他對我說:「採訪寫作要利用一點色聲香味,給人家一些感覺力的誘導,讓讀者跟著文字進入現場。一篇好的散文或報導文學,應該有種現場的色聲香味。」他提到「現場白描」:「你要描什麼東西?可能光線很美是重要的感覺,也可能是別的。要捨棄掉現場的一萬種東西,但那被你挑選出來的感覺就很珍貴。說起來挑選很難,但憑感動會很直接。」其實,更多時候奚淞關心的不是寫作而是人生,或更好說是生命深處的課題,關於心靈最終歸屬的追尋與探索。每次,總為我開了一扇窗。

後來才發現,奚淞寫這篇小說時才二十出頭。幾天後我懷著讚歎的心情,帶著《封神榜裡的哪吒》一書到奚淞的畫室,一如近三十年每隔一段時日的拜訪。多年來奚淞早已不創作小說,連喜愛的繪畫也日漸放下,卻留下這幾篇讓人驚歎的經典之作,讓人有一絲線索可尋當年的他心中對生命的疑惑。「這篇小說的創作是『天啟』,」年過七十的他在我帶去的書扉題字:「此處收留了我的前生。」

某日,我接到奚淞電話,他為《封神榜裡的哪吒》重新再版寫了篇後記――神話是一首傳唱的歌,電話裡他一字一句念出「七十回顧少年哪吒」的心路歷程:「猶記當年在白紙上提筆落字,文思泉湧,彷彿蘊積在心中、盤踞不去生命疑問和鬱結,忽然尋到一線光明通道,於是字句得以自動連結,傾瀉而出。我撲倒在書寫中,一夜經歷了垂淚狂喜後的創作體驗。事後回想起來像一場靈異夢境,一現而不得再現,我也就把這篇慘綠少年時代的文學體驗,推向記憶深處,不再追溯了。」

「重新翻開〈哪吒〉舊作,甚感情怯。」奚淞寫道:「小說裡,哪吒以發自靈魂的哭聲,向師父太乙真人追問生命真義。」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多年來,奚淞在每日如實的生活與創作、近乎隱居的靜修中漸趨減除了人生困境的自由之境,打出生命的原形。他自由的心境不在於擁有更多,而是生命開始脫落後的水落石出,朝向免於一切造作、流浪的自由。他生活在當下與生命的大全體之中,心愈來愈澄澈、安靜與柔軟。●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