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文化.藝術】父親給兒女的一封短信 得獎作品感動人心

2019/08/07 05:30

「父親給兒女的一封短信」徵文頒獎典禮,由五美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賴東明(前排左4起)、北區扶輪社社長曹志仁、《自由時報》副社長陳進榮等與得獎者合影。(記者胡舜翔攝)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由台北北區扶輪社、五美文教基金會主辦,《自由時報》協辦的「父親給兒女的一封短信」徵文活動,昨日舉行頒獎典禮,共有3名金筆獎、6名銀筆獎,以及銅筆獎21名,得獎者包含來自社會各界人士,其中更有祖孫3代參賽,一同以文字分享父愛。

「父親給兒女的一封短信」徵文活動,至今已舉辦第23屆,今年主題為「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共有334件文章參賽,最後選出30件得獎文章。回憶起過去,五美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賴東明表示,許多分社多為舉辦宣揚母愛性質活動,獨獨北區分社舉辦此活動長達23年,相當難得。

《自由時報》副社長陳進榮表示,今年許多得獎作品流露出滿滿父愛,其中對金筆獎得主曾信棟為女兒所寫的短信感觸甚深,內文提及:「一場意外奪走妳眼前的色彩……即使喪失了欣賞美麗的事物,但看不見世界是由自己注入繽紛……只要妳有跨出去的勇氣,就算關著門,用心去聆聽,你將發現陽光也會有聲音。」

陳進榮以義大利盲人男高音安德烈‧波伽利為例,波伽利12歲時在一場足球比賽中發生事故導致全盲,但憑著對古典樂的熱愛,成為了全球知名歌手,陳進榮希望此封短信的女主角能夠效法他的精神,眼盲並不代表世界末日,可能因此開啟另一個新天地。

對於徵文主題「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北區扶輪社社長曹志仁表示,自己也有小孩子,當父母之後發現社會環境發展迅速,不管在政治、經濟上,都會很擔心小孩子們如何面對未來的挑戰,所以如何讓下一代在逆境中學習克服,都是每一位做父母最牽掛的事情,也藉由此次徵文活動,希望大家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刻,並及時把愛說出來。

此外另外一位獲金筆獎的作者張家榮,有著3個小孩的他,領獎時表示,此次得獎作品靈感來自他的父親,一個鄉下孩子,赤手空拳來到台北,不畏困境堅忍不拔,期許3個兒子,將來遇到困境,兄弟要齊心,並共同扶持面對。此外,張家榮兒子張景堯今年亦獲得銅筆獎,並由他的爺爺張長訓出席領獎。

張家榮也說,回首第一次得獎是在20年前,那時寫給父親的一封短信,是第一次向父親表達愛意,獲得了銅筆獎並帶著父親到飯店用餐,第二次得獎是兒子讀小學時候,寫的是對兒子的期待,那張獎狀就掛在客廳的玄關出入口,「我兒子上學時總會不禁看它一眼,因此每年到了父親節,我兒子就會提醒:『爸爸,父親節要到了,今年要寫什麼呢?』」兒子提醒我,我也會提醒我爸爸,『父親節要到了,你要寫什麼給我們?』祖孫3代就開始熱衷投稿參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