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空間的細薄切片-陳俊宏顯微攝影展

2007/05/28 06:00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乍看陳俊宏的作品,很難相信那是「影像」而不是「畫作」,其實,要說它是「畫」也無不可,只是它所使用的媒材是顯微鏡下的影像,它所運用的技巧是數位科技與油畫布料輸出,它的創作者原來當過醫檢師。他用與醫學相關的素材創作,再用創作為我們現存的環境健檢!

曾當過醫檢師後來轉入媒體行業的攝影創作者陳俊宏,把他由顯微鏡下的人體細胞與組織,拼貼構成了一幅幅如畫的數位影像作品,將醫學與藝術結合,卻充滿了繪畫風格,人體細胞成為畫面中裝飾圖案,而病人的病理組織切片構成了繪畫的筆觸。

20餘幅作品架構出「微形空間」,再分為「肖像 」、「病理風景」、「變形身體」系列,提供觀看者一種難以想像的多元思考,除了素材的選擇創意之外,還有一種微觀事物的理念,藉微觀的方式觀看世界、微觀隱藏在事物背後的某種權力關係,如「醫學攝影正藉著健康的名義執行合法獵取的權力」的隱喻。

再者,如「病理風景」中,藉由人體壞死細胞、組織切片及癌細胞構成的作品,乍看雖然像美好的風景,仔細看才發現美好山水已漸漸遭受污染破壞,導致環境中存在太多致癌物質,經由食物鏈傳遞,從食物或經由皮膚接觸到人,導致細胞病變形成癌症,表達出雖然高科技帶來許多便利生活,但相對的高污染性已隱藏著危害人類致命的危機。

有人說「照片是一種空間的細薄切片,也像是一種時間的細薄切片。」創作者藉由顯微攝影構成的一個平面空間,以微觀的方式來觀看我們身處的世界。在 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台北市遼寧街45巷29號)B1展場,展出至6月20日。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