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回頭曬書】 杏桃的滋味──福樓拜,《包法利夫人》

2007/06/04 06:00

◎紀大偉

法國作家福樓拜在1857年出版的名著《包法利夫人》,和我們相隔了150年。不過,小說主人翁愛瑪卻彷彿活在我們身邊:愛瑪也是卡債纏身的卡奴(她並非真正使用信用卡,但也相去不遠);不管她心情大好還是情緒低落,她都狂熱消費;她置身中上階級的家庭當少奶奶,卻覺得自己活在無形的監獄;她愛看羅曼史小說,渴望婚外情的激情;她要不是悶鍋一般不說話,不然就是說個不停,像有躁鬱症;愛瑪終於劈腿。

小時候讀愛瑪的故事,只覺得她蠢。年輕氣盛(也就是沒經驗的意思)的時候,總可以冷眼旁觀凡夫俗婦的沉淪。日前再讀《包法利夫人》,就沒辦法保持冷漠的距離。愛瑪的故事,就在當前無數的男男女女之間一再重演。我們所處的商業化現代社會滋味為何?早在150年前的愛瑪就已經嘗過。在這個資本主義世界中,我們永遠覺得自卑苦悶,幻想只要瘋狂消費,或是瘋狂劈腿(劈腿已經形同一種消費行為),就可以出一口悶氣。然而瘋狂之後,我們未必有能耐收拾殘局。《包法利夫人》早就預示了我們的命運。

可是我們又和愛瑪截然不同:這年頭我們享用手機、簡訊、電郵,幾乎可以捨棄家中電話不用──也就是說,我們享有奢華的溝通工具;可是,愛瑪滿腔熱血,溝通的需求無窮,卻苦無溝通的工具可用。她連個談心的對象都沒有──她的丈夫言語無趣,而她也懶得和鄰居串門子。所以,她要找情夫──情夫是她溝通的對象,是她面對大世界的唯一窗口。

以前讀小說,只知道匆忙追逐情節,至於小說細節(人物吃什麼?買什麼?)卻沒有耐心留意。可是《包法利夫人》是寫實主義的重量級代表作,而寫實主義的法寶就是細節。現在重讀《包法利夫人》,自然要重視細節,而不必在乎情節了。最讓人難忘的細節之一是:情夫甩掉愛瑪的方式,是寫絕交信,並且將信藏在送給愛瑪的杏桃底下。包法利夫人收到杏桃時,就知道她被情夫甩了。杏桃甜美,卻淪為偽君子的溝通工具──這是何等酸苦的諷刺。如今我在市場看見黃澄澄的杏桃,就不免胡思亂想起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