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目擊台日近代關係史 張茂森的採訪者之眼

2019/12/16 05:30

張茂森新書《採訪者之眼:目擊台日近代關係史》將在本週三出版。(前衛出版社/提供)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台灣資深駐日新聞媒體工作者張茂森著作《採訪者之眼:目擊台日近代關係史》將在本週三出版,此書為記者張茂森從業40年來的新聞秘辛回顧,從民間交流到政治角力、東亞大小事件關鍵時刻,以及第一現場的新聞秘錄,可以說是台日近代外交史的縮影。

張茂森1948年出生於嘉義縣,1972年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新聞組畢業後在嘉義蘭潭國中任職教師,1973年進入《中國時報》開啟記者生涯,1979年前往日本就讀京都大學比較教育研究科,隨後在《台灣日報》、《自由時報》擔任駐日特派員,現為民視駐日特派記者。著有《台灣兩千萬人的抉擇》、《信心.智慧與行動》與《奧姆帝國殺戮默示錄》等書。

前衛出版社表示,40年來,台灣歷經解嚴、民主化、兩岸對峙到美中新冷戰,從蔣介石到蔡英文7位不同的台灣總統和12位駐日代表,《採訪者之眼:目擊台日近代關係史》記錄了時代洪流中的重要片段,更是採訪現場的獨白。內容包含了〈台灣國家認同錯亂的危機與台日關係〉、〈戒嚴前後的媒體記者生態〉、〈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與台日連帶關係〉、〈昭和的奇跡-泡沫經濟時代〉、〈李登輝前總統訪日引爆日中外交大戰〉、〈支持台灣民主化與獨立運動的日本〉等篇章,張茂森不只是新聞工作者,也是歷史的記錄者。

日本全國大報《產經新聞》外信部次長矢板明夫表示,15年前因工作互相協助的關係與張茂森熟識,令他驚訝的是,只要打電話總是回答「馬上到」,短時間就會在《產經新聞》總社看到他的身影,矢板明夫認為,張茂森在事件發生時總能立刻趕到現場採訪、拍照,行動力並不輸於20多歲的年輕記者。

矢板明夫指出,在台灣的報社中,駐日記者都是菁英中的菁英,甚至有的回到台灣後高升,但是年過60的張茂森仍在第一線守住採訪現場,他曾拒絕來自台灣更好工作的「誘惑」,唯一的理由就是「仍想繼續在東京的記者工作」,也因此締造了駐日40年記者的空前紀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