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東北邊】 賴香吟/行為藝術

2020/06/15 05:30

◎賴香吟

◎賴香吟

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從紐約接受德國《時代週報》線上訪問,提到新書行程與旅行都因疫情取消,只能待在家裡把玩樂器、書籍、紀念品,持續熱情過日子,像草地上的野花不停止生長。週報封面,派蒂一頭白色長髮、戴口罩,標題:2020年,藝術家艱難倖存的一年。

同個週末,有個音樂家也在柏林做了件怪事。伊戈爾.萊維特(Igor Levit)宣稱要獨力演奏薩提(Eric Satie)的作品:Vexations。

乍聽沒什麼,但這可是極端詭異的作品,一頁樂譜,重複彈奏八百四十次,真照規定彈完,至少十幾個小時。以前不是沒有人彈過,但多以分工或接力賽方式,伊戈爾打算一個人撐,動用五個攝影師線上直播,琴鍵手指跑不掉,打哈欠揉眼睛也跑不掉,食物與水擺在琴邊,樂譜影印八百四十份,彈一遍,扔一張,散亂滿地的樂譜,慢慢把鋼琴與演奏者圍繞起來。

我一開始難免聯想到食量或體能的極限比賽,覺得何必如此?別說音樂折騰演奏者,就連聽者也未必愉悅,我可以隨時離開,但不管我什麼時候回來伊戈爾都還在那兒彈著,疲累是一定的,有時還眼神渙散,舉止發麻,簡直讓人擔心他在音符裡走火入魔。

持續到深夜,我已經結束工作、做完晚餐、出門散過步、準備上床睡覺的時間了,伊戈爾還在那兒彈,不知第幾百遍,每遍每遍都不太一樣。線上留言有感歎有調侃,但沒人敢說結果如何。要說這是行為藝術也好,或這古怪作品裡確實藏著什麼也好,彈到這地步,生理、心理、情感都是折磨,苦惱、羞怒、火大、尖叫,都是Vexations,請保持靜默,彈八百四十遍。

我實在覺得不忍,直播的貪婪與殘酷。到底該不該希望他撐下去?撐著彈八百四十遍到底什麼意義?若是體能與精神無以負荷,赤裸裸直播音樂家在鋼琴前潰敗,對我而言,是太殘酷了。

我帶著那單調的旋律去睡了。一早醒來,伊戈爾完奏八百四十張樂譜。最後一遍,他彈得很慢,然後,蓋上琴蓋,帶著虛弱的步伐,轉身離開,沒有聽眾的掌聲。

舞台與聽眾對音樂家來說,至關重要。以演奏貝多芬令人驚豔的伊戈爾今年(貝多芬誕辰二百五十週年)想必有很多行程,也想必因疫情取消很多。轉身投入這個音樂史難題,實際經受身心折磨,意志考驗,想來是一種情緒表達,也是一種克服與超越吧?

派蒂說這是藝術家艱難的一年。伊戈爾事前表示,這場演出企圖反映疫情下的藝術處境。我運氣還不錯,被他們提醒,並被說服了。●

■【東北邊】隔週週一見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