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看不見的台前幕後 王奕盛新書揭劇場影像設計師心聲

2020/08/03 05:30

從事劇場影像設計逾20年的王奕盛首度出書,吐露心聲。 (記者陳昱勳攝)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光鮮亮麗的舞台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劇場影像設計師王奕盛第一本著作《看不見的台前幕後》,披露自學生時期到入行20多年來的心境與過程。

《看不見的台前幕後》道出台灣表演藝術圈不為人知的幕後點滴。(時報出版/提供)

王奕盛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劇場設計系、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暨設計學院新媒體藝術碩士,從事劇場影像設計逾20年,累積超過200件作品,遍及台灣國內各表演藝術團隊,包含雲門舞集、朱宗慶打擊樂團、綠光劇團、唐美雲歌仔戲團、明華園戲劇總團等。

王奕盛表示,這本書像是「半自傳」,以22個篇章分享自大學時期學習歷程與趣事、參與雲門作品設計,以及與各大表演藝術團隊合作過程,此外也提及就讀北藝大劇場設計系時,特別照顧他的已故老師舜晟,作為紀念。「此書不是在講自己的豐功偉業,而是近乎受挫的學習過程。」王奕盛說,他試圖訴說從事劇場設計猶如登一座高山,並告訴大家空氣稀薄的感覺。

書中提及與他淵源最深、幾乎占了他工作生涯大部分的雲門舞集,20多年前,當時在北藝大修了時任雲門舞集技術顧問林克華的燈光設計課後,憑著初生之犢的勇氣自我推薦擔任助理,甚至表示「一毛錢也不要」,因此1999年踏入雲門,舉凡平面輸出、舞台模擬、設計等,王奕盛都跟前跟後的學習。

王奕盛說,第一次實際參與製作的作品是《行草》,這對一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來講是個相當珍貴的機會,負責舞台與影像設計的林克華給他了許多教導,每次開會過程,自己都緊閉嘴巴,打開眼睛與耳朵,看著林克華與當時的藝術總監林懷民評論每張畫面好壞,「這段成為我爾後教學時常跟學生拿來說嘴的往事,因為光是學習如何下判斷,就是一堂寶貴的課程。」

新書提及王奕盛與恩師林懷民一段往事,王奕盛說,林懷民愛才、惜才,除了對工作的嚴格要求,也關心他的身體狀況,沒想到《關於島嶼》作品竟不是交給他製作,他笑說自己不敢問原因,但「跟林懷民賭氣1年多」,直到雲門2鄭宗龍找上他製作《十三聲》,王奕盛就下決心想透過此作品證明「沒有林懷民我也能飛,突破自己的天花板」。

《十三聲》後來比《關於島嶼》率先在國家劇院首演,演出後,王奕盛遇到林懷民,本想裝作沒看見,沒想到林懷民向他喊「你給我過來,幹嘛躲我!」,王奕盛半開玩笑的說:「我不想跟你談,也不想聽你批評這個作品」,林懷民卻回應「可是我沒有說不好」,隨後給予擁抱,王奕盛就哭了。當下他明白,內心再多的自我演練與思考,也比不上一個擁抱,那一刻起,王奕盛除了釋懷也更加尊敬林懷民。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