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在新與古之間 發現彼此-專訪林曼麗談故宮辦國際電影裝置展的企圖心

2007/07/04 06:00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故宮將於這個週末推出開館以來第一次的當代藝術展覽,而且,是一個聽起來似乎跟故宮沒什麼關聯的「國際電影裝置展」,因此,還沒正式開展就引來不少質疑,比如,以古典美術為主的故宮不是曾定位過「已過世創作者的作品或文物」嗎?又如,為什麼是當代藝術展?而且還是個以電影人的創作為主的裝置展?

面對四面八方的質疑,故宮院長林曼麗以「發現彼此」來解釋故宮舉辦該展覽的立場與角色。她說,原來這次展覽是故宮舉辦電影藝術節的第三階段,當初因為文會堂的啟用,希望為參觀者創造更多利用文會堂的機會而舉辦電影藝術節,而在林曼麗「Old Is New」的概念裡,裝置展則是電影藝術節走向新浪潮的具體呈現。

與現代藝術接軌

「故宮如果只定位在展出古文物,而不試著與現代接軌,文物就不會有新的生命。」林曼麗說,「要讓故宮與現代人產生連結,它的角色就應該要可以古典也可以前衛。」林曼麗指出,所謂「前衛」不一定是前衛的電影或裝置藝術品,而是指這些國際知名電影人嘗試裝置藝術創作這件事,就創作的特質來講是很前衛的。

藉由這個「前衛」的創作新嘗試,可以讓故宮人、藝術家及參觀者都有機會體驗一下,在故宮的展覽空間裡看到當代藝術作品,究竟是什麼感覺?會產生什麼聯想?林曼麗相信,在故宮的「古」與裝置展的「新」之間,應該是可以找到一些對話的可能性。

因此,她找來鹿特丹影展策展人戈揚(Gertjan Zuilhof)擔任這次策展人,並由戈揚以自身對故宮的想法自由尋找參展藝術家,而且不限定參展作品一定要在故宮拍攝或與故宮相關。

專為故宮而做

「但是,其實有不少參展人有特別針對這次展覽提出新的作品,」林曼麗舉例,「泰國那位很有名的導演亞比查朋.魏拉希沙可,他的裝置作品就叫《故宮》,為了該作品,他特地來故宮拍了附近的流浪狗,做成錄像作品,到時觀眾也可看看,這位大導如何藉此表現他對文物歷史的思維。」

另一件引人好奇的作品,是身兼視覺藝術家與電影人的奧地利創作者愛德格.洪內史雷戈,原本是因想多瞭解故宮,來台研究之後,發現台灣故宮的歷史背景,引發他到北京拍一個「童話故事」的靈感,他改編電影《羅馬假期》,把宋美齡與導演自己變成劇中主人翁,演出一部另類的《北京假期》。

「這個藝術家本身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格比較多,對跨文化與文化霸權也有一些自己的注解,」林曼麗認為,「他呈現的是一個現代外國人看東方甚至是看中國的角度,其中還隱含著一些嘲諷。」

對於擁有當代藝術背景的林曼麗而言,辦個當代藝術展自然不是難事,但她強調,這對故宮來說絕不會變成常態性,而是一次特別的策展,也希望藉此能為老故宮與新的現代人找到更多對話互相了解。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