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懂吃懂吃就能年年有餘 台博館新世代節慶飲食文化展

2021/09/07 05:30

展場中展示以海洋廢棄物組成的「海廢餐桌」。(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記者林郁凡/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2年10月30日,在南門館推出「永續年夜飯──人類世的餐桌」特展,從台灣多元族群的節慶料理開始,帶出食材產地到餐桌的過程、海洋塑膠垃圾、糧損與廚餘、氣候變遷帶來的農業生產挑戰等議題,並藉由多項永續的餐桌行動案例,鼓勵大眾重新想像人、節慶餐桌與大自然的關係,共創屬於新世代的節慶飲食文化。

展場藉由陳列不同族群的節慶飲食,介紹台灣的多元文化和美食。(記者林郁凡攝)

展覽分為「台灣多元族群的節慶飲食」、「年菜與他們的產地」、「看不見的年夜飯」及「永續的餐桌」等單元,首先介紹漢人、客家人、原住民族及新住民等不同族群的節慶飲食文化,不僅能看到多道佳餚年菜,也認識到台灣多元的樣貌。接著可以看到各類肉品食物的來源、生態足跡及肉品循環經濟,還有蔬食菜餚對環境的衝擊及保健養生功效,及如何透過營養轉型找回糧食的多樣性。

展覽中也能了解供應食物的過程,產生的碳足跡、塑膠、廚餘等看不見的「食材」。全球每年食物生產總量中有將近3分之1、高達13億公噸的食物被浪費,其中50%的食物在消費端損耗,為迎來更多年年有餘的永續餐桌,造就各地豐富多樣的餐桌風景與飲食文化,當中蘊含現代科學難以捕捉的在地智慧。展場中更介紹許多值得推廣學習的永續方案,例如Makuta’ay(港口部落)與海共生的飲食文化、都市可食地景計畫、「綠色保育標章」的農產認證等。

此外,為鼓勵青少年以節慶飲食為主題參與環境行動,台博館搭配展覽推出「懂吃懂吃──年夜飯改造行動」微型展徵稿計畫,邀請民眾以減塑、惜食、減少碳足跡、友善環境食材、傳承在地文化等5項為原則,共同設計永續環境的菜色,經館方錄用為「年夜飯改造行動」展示素材者,即可獲得特展專書與紀念品。更多資訊詳詢台博官網(https://www.ntm.gov.tw/)。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