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台電月刊60週年特展昨開幕 200幅早期月刊封面造2米打卡牆

2022/04/30 05:30

特展開幕由2021金鐘獎紅毯、台電Podcast《來電聽聽》主持人黃豪平(左)主持,並由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李厚慶(右)與台電副總經理徐造華暢談《台電月刊》的變革與轉型。(記者凃盈如攝)

[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台電月刊》創刊至今將滿60週年,台電於即日起至5月8日,於台北新富町文化市場「新富半樓仔」舉辦「電記—台電月刊60週年特展」。《台電月刊》前身為「勵進月刊」,創刊於民國36年3月,記載台電重要建設、業務與電力科普文章,發行的6年間濃縮了台電早期奮進精神,也記錄了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爾後,《台電月刊》於1963年創刊,早期是台電人記錄、分享與交流各自觀點的重要媒介刊物,至今累積超過700期的豐富內容。

台電「電記─《台電月刊》60週年特展」即日起至5月8日登場。 (記者凃盈如攝)

「電記—台電月刊60週年特展」昨舉行啟動儀式並舉辦座談會,由《台電月刊》總編輯徐造華與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李厚慶現場對談,並由藝人黃豪平主持,主題圍繞在「從紙本到聲音──台電月刊的變革與轉型」。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李厚慶提到,台灣的設計力在這幾年快速爆發,如台灣設計科系學生每年暑假會參加的「新一代設計展」,將所學傾力於設計展呈現,十分精采,也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設計,成為與國際接軌的很好的方式。《台電月刊》總編輯徐造華則提到,台電培育設計人才亦不遺餘力,目前進入第24年的「瓩設計獎」,前身便是校園推廣設計力的最佳實踐,以校園設計金鐘獎的概念出發,也提供高額獎金。

面對數位時代的衝擊,徐造華認為,《台電月刊》較不會受到影響,一來是因為沒有出版、銷售的壓力,二來則是,他認為閱讀紙本、摸得到紙的享受與韻味,是電子內容無可取代的。固然台電現行在也有製播Podcast,徐造華表示,文字、聲音各有各的魅力,兩者都要發展,缺一不可,而《台電月刊》代表的,反而是文化力或設計力的平台。

本次「電記—台電月刊60週年特展」展覽分別以內容關鍵字、復刻本期刊、封面故事、刊物影像、大事紀年表,以及視聽資料等多元的素材與手法,除回味「勵進月刊」往日風華,也展示《台電月刊》如何從早期僅限同仁閱覽的內部刊物,逐漸演變為台電進行社會溝通的重要媒介;長達60年的發展歷程,側面紀錄了台電人一甲子的生命故事,更見證台灣電業歷史發展的進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