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2022 BLEED數位現場雙年展 跨界策畫3城市呈現
《克賽諾牡丹預報》為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亞當計畫階段性呈現。(黃彧雒攝影,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在駐雪梨辦事處文化組與墨爾本藝術之家(City of Melbourne, Arts House)攜手合作下,2022第二屆BLEED數位現場雙年展(Biennial Live Event in the Everyday Digital)首度跨越邊界,聯合雪梨坎貝爾敦藝術中心(Campelltown Arts Centre)、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及台北當代藝術館共同策畫,並正式發布節目,將於8月29日至9月25日在墨爾本、雪梨、台北等3城市4場館,呈現全新委託創作的當代藝術節目。
《謝謝電影神》。 (苗嘉澍攝影,C-LAB台灣聲響實驗室、一當代舞團提供)
BLEED首屆於2020年展出,透過創新與前瞻的形式,探討藝術如今在線上可以如何運用、體驗與轉譯。本屆雙年展思考「邊界」(border)帶來的潛力與問題,同時探討人類、科技、媒體、歷史、國族以及情緒地理、自然地理與數位地理彼此之間的交會處,節目由實體現場與線上元素組成。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策畫節目有《克賽諾牡丹預報》(Paeonia Drive)及《謝謝電影神》(Thank You Movie God)。前者揉合現場表演、影像裝置與舞蹈的跨域共創計畫,始於「2018亞當計畫」,由台灣視覺及影像藝術家蘇郁心與雪梨舞者暨編舞家安琪拉.戈歐(Angela Goh)共同合作;後者由新媒體藝術家暨編舞家蘇文琪推出,藉由變幻及轉譯VR作品《黑洞博物館+身體瀏覽器》到線上放映的介面與模組,進一步探究3D與2D之間空間維度的劇場性、映像的編碼與變奏及電影藝術的生產與辯證。
台北當代藝術館策畫節目《白浪的定居殖民博物館》(The Pailang Museum),為致力於委任思辨寫作、放映項目、去殖民導覽,和實驗電影製作的媒體小組,由台灣藝術家吳其育發起。博物館的名稱「白浪」源自台灣原住民族借閩南語音「歹人」對台灣漢人定居者的稱呼。儘管白浪在口語中已經成為中性詞彙,定居殖民結構的影響仍延續至今,隱藏在日常生活事物的紋理當中。節目詳詢北藝中心、台北當代藝術館官網。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