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小令/行草

2022/09/09 05:30

◎小令

◎小令

風黏膩,髮尾卻乾燥得打結。更黏膩的是知本濕地,我們繞過濕地外圍,往海灘的北邊走去,遠方的乾燥沙灘上,有牛背鷺成群,站著睡覺。我站著哈欠,還是提著腳一直移動,跨過無數條愈發分岔變細的河水支流,看水流入海前,錯過許多大石,跳上大石,才能翻到另外一側被出海口激流隔開的礫石灘上。

礫石灘的後方,有一處隱密的防風林,我往林裡走去,前面帶路的人穿著雨鞋,一進草叢,草就在後腳跟闔上,我們很快就進入草在腰處高的混雜植被,前面走過的路,後面的草就往前掩住,沒有穿出任何足供跟隨的行徑,眼前真正能跟隨的,只剩下上半身的背影。

必須自己伸腳,去狠著踩草,整株草看似堅韌地倒下,在收腳的時候,又依循放掉的力量彈回空中,至少彈回一半的高度,彈回來打往手臂、腰間、大小腿肚;又或者是,踩下去的草,只不過打開的小小空隙,左右兩側的草就瞬間搶著要補進被踩凹的缺口。愈走,愈讓人不禁毛然地想;能愈快走出這片大草原愈好。

草太高,根本不知道踩下去有什麼,有時候是草,還沒踩到底的草,可能正橫著下方一塊看不清楚有多腐的斷木,或其他驚擾不起的生物。

人的腳都走得這麼吃力,怎麼會天真認為,把水放掉,讓濕潤的底泥爆發成一整片高於腰間的草原,可以邀請到任何水鳥、過境鳥來棲身或藏匿?更別提覓食;不要被意外覓掉,真的就是萬福。

我們盡全力前進,想用最快的速度突破這片草原,沒有帶開山刀,能開路的,只有自己的腳,沒被草碰到的地方,還是感覺有東西搔刮全身,外露的皮膚刺痛,也沒有空閒去確認,有什麼小蟲在扎癢。

穿過兩棵木麻黃的樹身,像滲進被草原結界更深的異域,木麻黃在草原中零星矗立,更遠的草中,騰起一隻隻意外被驚飛的夜鷺,原來,草原的遠處有濕地,濕地的周圍樹梢站滿無數水鳥,前面帶路的人還在前進,我已經停在原地,看他們愈近,遠方停棲的水鳥就愈不安;一隻帶頭飛起,整群就往天空撒開自己的羽翼。

我看不到自己的腳下有什麼,周身除了草還是草,我意識到前進的人都是要去拍照,已經超出要探勘草原範圍的最初目的,我決定自己先退出去,才轉身,又乖乖轉回來;認不出進來的路線,要重新走出去的方向,也已迷失。

我等他們拍照,看那些水鳥在樹上躁動,不安或不甘於休息的地方被驚擾,像下水餃一樣依序往天空而去,像水餃破掉一樣糊成一片迷亂,交織成難以辨識或追蹤的種類,近一點的枝頭上,就站著一些水鳥像撈起來的水餃,重新被風帶有重量感地,撈回樹梢,拍一下再拍一下翅膀,我聽著快門聲,也拍一下,再拍一下,拍不完。

回程的時候,我們竟還是各自散成了三條分岔路,想辦法前進,距離彼此都遠得像剛剛天上的水鳥,但依循著正確的方向離開,我回憶著剛剛踩進來的路線全部不見,面對眼前高腰的長草,又要全新再重踩一遍,只能祈禱。

新的草莖被我踩凹,放腳的時候彈回,回打的力道,變得像是在反撥我的膝蓋,不讓人走的反抓、反拉之力,一切逆向的回應,讓腰跟腳忽然曉得:原來順風逆風之外,面對草的生長方向,所連帶的力道,其實也有順草逆草的體感。

終於離開草原,回到乾燥的礫石灘地上,每一步都不再需要跨大或使勁壓膝,每一步都沒有攀附在腳邊的阻撓,我再度周身不暢,卻不知道該往面海,還是背海的方向去反彈,反彈為何要把水源放掉,讓濕地面積縮小,甚至消失;還妄想水鳥會想在陷阱般的蔚然草原中,突兀自己的全身?

遠方的牛背鷺,收放自身如風箏,有節奏起落,復消失遠去,如行草的飛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