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林文嶽陶藝展 展現土地能量與生命力

2023/04/20 05:30

林文嶽現場示範手捏達摩作品。(工藝中心提供)

〔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舉辦「自然.至燃—筆墨云硘」林文嶽創作展,展出陶藝師林文嶽以水墨畫融入柴燒、青瓷、泥塑等富含台灣文化底蘊及在地特色的陶藝整合創作,汲取自土地的能量與生命力,表達了創作者對自然環境以及自身生命經驗的感悟。

林文嶽來自著名的蓮鄉台南白河區,其水墨書法或陶藝、荷染創作等,多見白河蓮花之美,深具在地鄉土情懷。(工藝中心提供)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張仁吉提及,林文嶽從事工藝創作將近三十多年,這次展覽「自然.至燃—筆墨云硘」完全體現他在創作上的精神思想、材料汲取,以及技術研究等各方面的成就。此外,林文嶽更是早期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的推手,以工藝為核心推動蓮鄉白河的社區營造,透過蓮田認養、蓮花詩路、白河大專成年禮、蓮花敬師茶道、白河雅集曲水流觴等社會行動,與在地居民共同打造社區的美學環境,同時帶動產業發展與文化觀光。他的創作從自然關懷到社會關照,最後反觀其內心的自我調息觀想,相當令人敬佩。

林文嶽現場示範手捏達摩作品。(工藝中心提供)

林文嶽分享,回顧過去的工藝創作生涯雖然非常艱苦,但感謝家人的支持與鼓勵,讓他有毅力與勇氣在創作的道路上繼續堅持至今,從事工藝創作三十多年來,從鍾情於畫荷並結合筆墨的東方視覺語言融入陶藝,創作出一系列獨特的「白河陶」作品,他取材自白河的蓮蓬灰,加入玉枕山石灰石,用關子嶺的溫泉泥,混合這些在地元素調配開發成「白河白」、「關嶺青」釉色。「白河白」來自蓮蓬灰飽含鈣質成分的濁化透光性質;「關嶺青」來自溫泉濁泥還原鐵質燒成的青。歷史上,青瓷釉面通常不表現「畫」,在工藝的概念上,畫跡留在青釉的中間層次(釉中彩)有相當的難度。林文嶽透過在地材料、不斷地研究實驗,在繪畫與窯燒之間來回反覆對照,修正、累積經驗後,獨創出青瓷釉中彩的創作風格,其創作意識和熱情投入陶瓷彩繪不曾間斷。即日起至9月3日,於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2樓展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