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多變‧如常為題 TIPC台灣國際打擊樂節登場
文化部長史哲(左)與朱宗慶一起鳴鑼,宣告國際打擊樂節開打。(擊樂文教基金會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面對如此多變的世界,能夠如常的堅持與分享,心中真的是無限的感動與珍惜。」經過多時的努力與開幕夜忙碌活動後,「TIPC台灣國際打擊樂節」藝術總監朱宗慶在深夜寫下這些話。TIPC歷經疫情波折,睽違4年才再次舉辦,以「多變‧如常」為題,19日開幕音樂會由朱宗慶打擊樂團為整體活動揭開序幕,來自10個國家、12個團體共上百位音樂家,計18場音樂會,將自即日起至6月6日接力登場。
第1支登場的國際團隊,由來自以色列的顫動打擊樂團在20日演出。(擊樂文教基金會提供)
包括法國、日本、以色列、保加利亞、美國、希臘、波蘭、匈牙利等國的擊樂家,陸續抵達台灣。在首演後的歡迎酒會上,受邀來台的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會長朱莉‧達維拉有感而發:「很訝異看到這麼完善且參與國家這麼多的盛會,也很開心可以在台灣跟這麼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擊樂高手見面。」朱宗慶則說:「TIPC所帶來的累積與收穫,大大超出我們的想像。而台灣也早已從現代打擊樂發展的「後進」, 蛻變成世界擊樂的「重鎮」。
文化部長史哲也特別出席開幕儀式,與朱宗慶一起鳴鑼啟動今年的國際打擊樂節。並對於打擊樂節能走遍全台灣,包括台北、桃園、台中、嘉義、高雄等地演出,特別感謝朱宗慶與樂團的堅定努力與持續不斷前進,滋養台灣這片土地。
今年打擊樂節還將重現一場「百人木琴」,集結100人超過50部木琴於5月24日在國家音樂廳演出。朱團曾於2006年發起「百人木琴」演出,壯盛氣勢遠勝交響樂團,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朱宗慶說,這是聲音、樂器與人的整合,由於每部木琴平均2、3公尺長,擺上舞台除了非常壯觀,還有考慮怎麼擺、聲音如何調和,也很考驗音樂家們的協調性,必須是很優秀的擊樂家與很好的木琴,複雜度與難度都很高,也因此,在那之後,只有2011年及2016年再舉辦過,這次是第4次,可說是台灣擊樂人才再度大團結。
更多TIPC台灣國際打擊樂節資訊詳詢官網:http://www.jpg.org.tw/event/2023tipc_/。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