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日本人與台灣美味】 木下諄一/水煮花生

2023/07/11 05:30

圖◎王孟婷

◎木下諄一 圖◎王孟婷

故事是發生在數年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開始、外出不必戴口罩的時候。每到週末,我總會到台北近郊的象山走走,一方面欣賞台北風景,一方面鍛練體力。從象山的步道口抬頭望去,階梯不斷向上延伸;一群又一群的登山客上上下下,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一階一階往上爬。

是什麼契機培養出爬象山的習慣,細節已經模糊,似乎是某天突然意識到,長久以來過著從早到晚坐在桌子面前與電腦螢幕對望的日子,實在是有損健康,得找個理由活動活動筋骨才行。

一開始只爬幾階便氣喘吁吁。趁我停下來彎著腰、重新調整呼吸之際,原本走在後方的人一個個踏著輕快的腳步,嘻嘻哈哈從我身旁經過,其中不乏年長的老人家;小朋友邊跑邊叫,又笑又鬧地,一點也看不出累。反觀我沿途不斷被超車,好不容易爬上千餘個階梯,總算到達山頂。

爬山的過程累歸累,日子一長,不知不覺成為我週末的例行運動。在每個禮拜的鍛練下,漸漸地能夠在登山的過程中,欣賞周邊的綠意、和不認識的同行者聊上幾句。當我開始體會到登象山是一種享受,這習慣已持續將近一年。

這項運動習慣能維持如此之久,可說是費了一番工夫。我這個人有惰性,先前曾經嘗試健走、騎腳踏車等等,頂多撐兩、三個月便不了了之。這回登象山的毅力遠遠超乎我的預期,連自己都感到不可置信。是怎麼回事?猜想大概是以下的理由促使我努力堅持不放棄。

象山山腳下,有一間小餐館,印象中招牌上寫著「北平」二字──但正確的店名記不清了──提供的餐點以北方麵食為主。

爬完象山,順道去這間店吃飯。不,這樣的說法不夠精確,應該是──為了去這間店吃飯,我持續爬象山。每每想到這兒,心情不由得雀躍起來。

這間店不大,擺上八張四人桌就滿了;店裡的裝潢和那些隨處可見的小吃店差不多。神奇的是,每當上午十一點半過後,便已座無虛席,門口還有十幾、二十位等著外帶的客人。要是時間沒抓準、稍微晚一步到店的話,等上三十分鐘是必然的事。

在店裡忙碌的,清一色是歐巴桑,人手不多,五、六個左右。其中一位年過五十,體態有些粗壯,留著一頭短髮。看她指揮店裡的一切,應該是老闆娘。

愈是接近用餐時間,客人愈多。整間店搖身一變,成為戰地前線;而歐巴桑軍團早已準備就緒,即刻進入作戰狀態──

「二號桌的蔥油餅,做了沒?」

「有啦!做了啦!」

「等一下這邊還有外帶的,知不知道?」

「我曉得啦!」

彼此大吼的樣子,與其說是傳達客人訂單的訊息,不如說是相互叫罵更為貼切。活生生的戰場景象。第一次來店裡,見到這種砲彈滿天飛的態勢,連我都感到緊張。有時候任由電話響個不停,卻沒有人肯放下工作去接,響久了連我都不由自主在暗地裡默數:七、八、九、十……

想必電話那端的客人十分清楚店裡此時此刻忙成一團的情況,卻說什麼也不願意輕易放手。一點也沒打算喊停的電話鈴聲,加上老闆娘的怒罵聲,亂哄哄的氣氛充斥在這小小店內的各個角落。

坐在店裡的一隅,觀察正在打仗的歐巴桑們,有件事始終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電話響成那樣,怎可無動於衷?畢竟客人有點餐的需求才會打電話過來,不是嗎?就算事情再多,也不能充耳不聞。她們擺明了不想理會、鐵了心裝作一副沒聽見的樣子,在店裡忙進忙出。這種做生意的態度,老實說我看不慣;直到有一天,我試著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她們對客人不會刻意討好,也不會無理順從,把「做自己」三個字澈底實踐,那模樣真帥。

蔥油餅、牛肉餡餅寫在菜單上顯眼的位置,牛肉麵和海鮮炒麵也羅列在旁;入口旁的架上擺出豬耳朵、酸豆角等等各式小菜,每一道都好吃到不知該如何選擇。水煮花生是我的最愛──那微鹹滋味和八角香搭配得真是絕妙,尤其一口咬下,它那稍帶爽脆的口感和嗶剝聲,讓人一顆接一顆無法停止,愈吃愈涮嘴。

水煮花生雖然是一道常見且受歡迎的小菜,可惜如今做得好吃的店家不多,所以只要過來這裡,總是先拿一碟再說。用筷子輕輕夾起兩、三顆,放入嘴裡細嚼,聽著花生的嗶剝聲響:「喂,今天怎樣?天氣太熱是吧?」

「我看你體力愈來愈好欸。」

像是遇見老朋友似地,花生對我悄聲說話。

每次下山後,雙腳便自動往這間店的方向大步邁進。雖然沿路兩旁大小餐館林立,但我從未有過二心,早早盤算好下山回程的時間,以便十一點半準時向店裡報到。有的時候叫一份蔥油餅,有的時候點一盤海鮮炒麵,全視當天的心情而定,唯一不變的是那碟水煮花生。帶著一身的疲憊下山,能夠悠閒地享受脆口的嗶剝聲,是我假日的小確幸。

某天,老闆娘說:「再過些日子,我就不做了。」

「欸,怎麼了嗎?店裡生意很好,不是嗎?」

「年紀大嘍,也該退了。」

每天有那麼多客人上門,就這麼退休離開,實在是令人惋惜。再說,老闆娘看起來並沒有自己所說的那麼老,還是精力十足的年紀。說實話,要是這間店沒了,上哪兒吃午餐會成為我最煩心的事。或許連象山我都打算放棄了。

事情的發展,幸好與我所擔心的相反,這店還是照常營業──內用的座位總在中午前客滿、外帶的客人從櫃檯處一路排到店門外;而店裡的歐巴桑們,站在鐵板前忙著煎餡餅、把剛做好的小菜端出來……依舊在後面廚房與外場之間匆忙來去。還是老樣子,一點沒變。我又可以繼續享受我的小確幸。老闆娘說要退休這檔子事,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地淡忘了。

那年年底至隔年農曆春節期間,有不少事情需要處理,於是每週固定爬象山的運動暫告中止;兩個月後,生活回復到常態,決定重拾這項習慣。比起享受登山之樂,更期盼的是下山後的美食犒賞。

到了店門口,發現排隊等候外帶的客人沒有我預料中的多。記得以前在大老遠便看見外面等候的客人,依據人數的多寡,可推測出大概還需要等待多長時間。按照今日的情況,店裡應該有空位。

「喔,沒多少客人。」

運氣不錯。這念頭才剛升起,踏入店裡,果然有一大半的位子是空的。這樣的好運,從來沒有遇過。

更讓我感到奇怪的是,沒見到老闆娘。環視四周,過去那些在店裡忙碌的歐巴桑們也全都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和一位婦女──也許是夫妻倆──合力包辦所有事務。一樣的店,卻流動著不一樣的空氣。

我回想起老闆娘那句「再過些日子,我就不做了」,原來不是隨口說說;昔日並肩作戰的五、六位歐巴桑也一塊從戰場上消失,一個軍團就此解散。不,是依照原定計畫撤退。如此乾脆的行事作風,就和她們不接電話的態度一樣。我暗自佩服。

菜單裡的菜色還是原樣,不多不少;小菜同樣是那幾道,當然也有水煮花生。真是萬幸。或許只是經營者換人而已,廚房仍舊是原班人馬。

依照慣例,我先取一碟水煮花生來嘗嘗。那微鹹滋味和八角香也沒變。只是,嗶剝的悄悄話再也聽不到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