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日本人與台灣美味】 木下諄一/烏龍茶

2023/04/07 05:30

圖◎吳怡欣

◎木下諄一 圖◎吳怡欣

初到台灣時,最感到不習慣的是與陌生人之間的距離。在日本,和不認識的人交談時,總是謹守社會上約定俗成的規矩――小心地使用敬語、時刻注意對方心情的變化、不時佯裝出笑臉以緩和氣氛。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也許會認為他們非常彬彬有禮;但我總認為那些人的舉止不是發自內心,感受不到他們的誠意,實在無味無趣。

相對來說,台灣人直來直往,人與人之間較為靠近――心裡有話便說,即使與對方意見相左,也無所謂,不會掛在心上。那時我對這一點,感到無比新鮮。

最容易觀察與體驗的時機,是在計程車上。近年比較少見,但還是有許多台灣的司機把乘客視為老朋友談天說地,即使是自己的家務事也毫不保留,忘我地聊著自認為有趣的話題。

遇到這樣的司機大哥,也許乘客或多或少會感到不耐煩,而我倒是挺能接受。在路途上,和司機大哥一來一往之間,話匣子慢慢地打開了。這是我在日本不曾經歷過的。幾次回去日本坐計程車,司機先生講話客客氣氣,反倒覺得渾身不對勁,莫名的緊張感從腳底直竄頭頂。

說到與陌生人的距離感,有件很久以前發生的小事,不知何故,至今仍記得十分清晰。

那是一次到台南拜訪朋友的兩天行程。自強號駛離台北,窗外的景色漸漸變成另一種世界――遠方的山、近在咫尺的農作,取代了滿眼的高樓。火車上為每位乘客奉上一杯熱騰騰的烏龍茶――歐吉桑服務員一手提起大茶壺,一手拿著玻璃杯;靈巧的手指掀開杯蓋,與杯口輕觸發出聲響,茶香伴隨著茶水注入杯中,再放回乘客座位旁的茶架上。一連串的動作在搖搖晃晃的車廂上,如同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堪稱完美。難得體驗到在日本火車上沒有的服務,在驚歎不已的同時,微微的興奮感流遍全身。

火車駛進台中站。一位微胖的歐巴桑左搖右擺地擠進狹窄的通道,在我旁邊的座位坐下。或許是因為那張臉龐被太陽曬得既黑且皺,我以為她是上了年紀的長輩,後來才知道她遠比我猜想的年輕許多。

「#!@$%&*」

歐巴桑才剛坐下,劈哩啪啦說了一句。直到她說完話轉過頭來,才知道那句話是對我說的。

歐巴桑望著毫無反應的我,好像難以理解。我連忙解釋道:「抱歉,我是外國人,不懂台灣話。」她笑了,一秒切換到國語模式,開始聊起天來。

知道我是日本人之後,她的興致突然變得高昂:「你要去哪裡?」「來台灣做什麼?」「你住哪邊?」……像連珠炮似地,不停發問。

大概是因為那個年代在台灣的日本人極少的緣故。我住在台北,經常聽到「你是我所見過的第一個日本人」之類的話語。連處在國際都市的台北都已是這般情況,更何況是在鄉下小鎮,碰上日本人的機率和撞見妖怪沒兩樣,都能成為大新聞。

我們聊得挺開心,倒是她的一句話懸在我的心中:「回台北的時候,可以順路到我家來坐坐。」

日本人對於初次見面的人,是不可能主動說出這句。然而,眼前這位歐巴桑似乎是真心邀請,反覆提了好幾次。

歐巴桑的家在彰化二水。這個地方對我而言,別說是去過,連聽都未曾聽過。她聊起她和家人,在二水做茶已經兩、三代。

「你來我家,我請你喝好茶。」

在台灣,說到好茶,指的是烏龍。

在我年輕的那個年代,一般的日本人皆曾耳聞烏龍茶的大名,但有幸能親身品嘗的卻少之又少,所以對於烏龍茶的印象,大多是那些從工廠生產、裝在寶特瓶裡的飲料。因此,在我來到台灣、第一次嘗到由茶葉沖泡的烏龍茶時,內心大受震撼――茶香一路襲入鼻腔深處,微燙的茶水在齒間流淌,香氣與喉韻隨著一口口的吞嚥直入心脾,帶來比日本茶更刺激的體驗。「沒想到這世上竟有如此好喝的茶飲。」這是我的新發現。

「你來我家,我請你喝好茶。」

「茶農家喝的烏龍茶」,這一點對我極具吸引力。不過,話說回來,她和我素昧平生,兩人碰巧在火車上同坐,彼此交談也只是幾十分鐘的時間。真要去拜訪嗎?太失禮了吧?會不會給人家添麻煩?這些擔憂在腦中閃過。

不知該如何回應她的好意,歐巴桑笑笑:「我等你來唷。」下車前還不忘拿出一張便條紙,記下她家的電話號碼。我望著手裡的紙條,剛才發生的事猶如在夢中。

要去嗎?不去嗎?

幾經考慮,決定不辜負人家的好意。無法抗拒烏龍茶的誘惑是理由之一,而歐巴桑友善誠摯的笑容是我下此決定的主要原因。

第二天回程,在彰化站下車後,依照紙條上的電話號碼撥了過去。搭上歐巴桑所說的公車,一路搖搖晃晃揮別略顯熱鬧的市區,在田間的道路上徐徐前進。車上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兩人,看來像是這條路線的常客。窗外一片藍天不斷向遠方伸展,上午高掛的太陽照得旅人睜不開雙眼。

每當公車靠站停下時,我戰戰兢兢核對站牌上的陌生站名,與車上的路線圖,害怕坐過站而不自知。不多久,便看見歐巴桑在約好的站牌旁等候。奇妙的是,看見她的身影,像是看到認識多年的朋友似的。

「你來了呀。歡迎歡迎。」歐巴桑邊笑邊走在前方帶路。

她的家位於公車站的對面,過馬路後大約走一分鐘便抵達。

一進門,是寬敞的客廳――沒有鋪上漂亮的地磚,只是樸素無華的水泥地,加上一張長桌、幾把椅子。我挑個好位子坐下。

「我馬上泡茶給你喝。」

歐巴桑說著說著,從廚房裡端出水果――用葉子形狀的玻璃盤盛著芭樂和木瓜。水果只準備一份,看來是為了招待我這個客人特意切的。

歐巴桑把泡茶的道具在桌上排成列,一面往茶壺裡添上茶葉,一面聊天。

「昨天吃晚飯的時候,我跟女兒說我在火車上認識一個日本人。她聽了之後,眼睛亮了起來。我還告訴她,日本人今天可能會來我們家喔。她說她很想見你,可惜今天要上學。」

講到這裡,歐巴桑又笑了。

「今天早上出門前,我女兒還一直問日本人會不會來我們家?好希望他會過來。」

看著她熟練的泡茶動作。不知不覺,茶已泡好,擱在我的面前。

茶的濃郁香氣,聞著聞著,不由得醉意泛上心頭;喝上一口,茶香隨著鼻息一呼一吸,直貫腦門。

一杯,又一杯。我的神經在此時此刻已完全麻痺,朦朦朧朧,彷彿來到人間至美境地。

在她家停留約一個鐘頭,其間沒有多聊什麼,只是一杯接著一杯,喝著她為我泡的茶。在這段不長不短的時間裡,我既像是這戶人家的客人,又像是朋友。

到了該離開的時刻。歐巴桑從房間裡拿出一個大型的鋁製茶葉罐,不停地抓起大把茶葉往裡塞,說是要讓我帶回去。她送我出門說的最後一句是:「有空再來!」

我抱著茶葉罐站在門口,心知再回來是不可能了。但,這句「有空再來」,溫柔地在耳畔輕響。●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