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瘂弦 米復國 姚立群 張乾琦 獲頒第27屆台北文化獎

2023/08/10 05:30

台北文化獎得主瘂弦。(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董柏廷、魏瑾筠/綜合報導〕歷經2個月的公開徵選,台北市文化局昨(9)日公布第27屆台北文化獎得主名單,分別是台灣現代詩啟發者瘂弦、文化資產學者米復國、牯嶺街小劇場掌門人姚立群及紀實攝影詩人張乾琦。文化局將於11月於台北市中山堂舉行頒獎典禮,表揚這4位來自文學、文資、劇場及攝影界等不同領域的得主,對文化藝術的無私貢獻與事蹟。

台北文化獎得主米復國。(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表示,1932年生於河南並於少年時期來台、本名王慶麟的瘂弦,是台灣現代詩啟發者,自《創世紀》、《幼獅文藝》到聯合報副刊,從事編輯工作近40年,主編多部重要選集,也培育諸多人才,促使台北成為華文文壇重鎮,獲文化獎遴選委員們一致推舉。

台北文化獎得主姚立群。(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1954年生於高雄的米復國,長期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培養眾多文資研究人才,同時也投入台北市文資歷史調查考證,協助文資修復,重現歷史樣貌,是文資保存重要推手,提升台北文化歷史認同。

台北文化獎得主張乾琦。(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1965年生於高雄的姚立群,自2008年接任台北市實驗劇場「牯嶺街小劇場」館長至今,透過劇場進行社會實踐與文化運動,提升台北於國際藝術社群能見度。其策展多年的「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是台灣最早引入並探討身心障礙者藝術文化平權議題的藝術節慶與平台,促成許多台灣與國際文化交流,更打造牯嶺街小劇場成為表演藝術生態中珍貴的共創實驗基地。

1961年生於台中的張乾琦,透過紀實攝影深入陰暗角落,訴說人道精神與社會議題,其作品具高度藝術性,也反映出社會人文關懷精神,被國際知名戰地攝影Philip Jones Griffiths譽為「帶著相機的詩人」,2001年拍攝以龍發堂為主題的《鍊》系列作品,由北美館選派參加威尼斯雙年展。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