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探索存在的邊際─北美館無垠之森

2023/09/02 05:30

北美館「無垠之森」展場一景。

文.攝影/記者凃盈如

對生命意義感到脆弱、孤絕,總不斷質疑的存在主義話題,近期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的「無垠之森」國際聯展中,也許可以找到一些對話或解答。此檔展覽即日起至9月24日,於北美館地下樓展出,由館內策展人簡正怡策畫,邀請13位組國內外藝術創作者,包含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章光和、王湘靈、張紋瑄、簡.金.凱森(Jane Jin Kaisen)、李雅諾(Lee Yanor)、林冠名、麗莎.蕾哈娜(Lisa Reihana)、琵拉.瑪塔-杜邦(Pilar Mata Dupont)、曾御欽、王雅慧(1973-2023)、吳季璁,試圖以時基媒體(Time-Based Media)典藏品做為基礎,結合攝影、裝置、書寫及複合媒材,深入探索藝術中的「中介/邊緣時刻」,藉由過道、逢魔時刻、薩滿等3個主軸意象,引領觀者尋找貫穿時間、空間與文化領域「之間」的過渡地帶。

「嘿,你知道什麼叫靈薄獄(limbo)嗎?就是橫在生與死的世界之間的中間地帶。一個模糊黯淡的寂寞地方,那也就是,我現在所在的地方。現在的這片森林。」──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

李雅諾《春之祭》(2007)複合媒材220×110cm(×5),北美館典藏。

無垠之森 源自存在主義色彩的展覽

展覽以日本文學家村上春樹具濃厚存在主義色彩的著作《海邊的卡夫卡》為切入點,帶領觀眾走進一座偏僻未知、深不見底的混沌森林,森林宛若一則隱喻,透過20餘件作品引導觀者感受「既不在此、也不在彼」的幽冥空間,它連結生與死、真實與幻象、現世與彼岸、此處與他處,帶迷幻與詩意,處處直指人們存在議題,展覽空間以當代時基作品將觀者包覆其中,在無時間意識的中介時空裡,試圖看清自身的所在,重新喚醒完整的自我。

林冠名作品《黑暗的速度》。吳季璁《寫生習作001–龍洞海景》(影像截圖)(2021)單頻道錄像,影片長度:4’00’’,JP Morgan Chase Art Program與藝術家收藏。

簡正怡融合文學與藝術映射虛實世界曖昧不清的界線,探究放諸社會、文化集體的心理狀態與過渡儀式,是生與死的中介、混沌與清晰的邊界、現實與夢境的夾縫,也是人在面對生離死別,分裂與歷史陰影的自我過渡。簡正怡表示,讀過小說就知道,村上春樹會把人類生命轉折的過程比喻為「森林」,在這森林當中沒有時間,也沒有生死,所有的混沌、階級、秩序在這裡都是消融的狀態;透過中介的場域,我們才能夠度過生命的轉折,整合自我。此展覽以這個意象來處理時間與空間的過渡之外,還有人類社會生命轉折的過渡,並且反看、回應當代藝術與時間的藝術。這過程當中,有點像是消融的狀態,觀者會被吸入這個時空,走過這個森林;期望透過層層的串聯,讓人重新了解「時基媒體」(註)的藝術,以及這些藝術如何回過頭,去回應時間與空間過渡的狀態。

王湘靈作品《Invisibility》。章光和《巫草七味》(2016)數位輸出,78×91公分,北美館典藏。

8件館藏 從光影、水幕、攝影打造虛實疊影

本展精選的8件館藏品,讓觀者在具象與抽象、立體與平面、真實與錯覺的中介地帶穿梭轉換,就像走入不同層次的「過道」,游移在多重介面的夾縫。如知名美國藝術家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的作品《無辜者》,它延伸2007年在威尼斯雙年展所發表的創作概念,探索人的生、死、情感,透過不同人物在黑暗的水幕中若隱若現地移動,水與光傾瀉而下的瞬間,引發觀者在錯置的邊界下,產生不同的解讀;曾獲台北美術獎的曾御欽,作品《熱黑》以超現實的拍攝手法呈現21位小孩玩躲貓貓的景象,演繹了人內心自我存在的騷動不安,隱隱喚起觀者面對生死臨界點時不想被找尋到的憂懼;已故藝術家王雅慧《問影》系列作品為北美館新進藏品,以不同低限的水墨線條,交疊成疏落樹影的抽象森林,再以光影位移的塊面,折映出一道虛實交會的空間向度。

比爾.維歐拉《無辜者》(2007)雙頻道錄像裝置,111.8×91.4×10.2公分,北美館典藏。曾御欽《熱黑》(2008),7頻道錄像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北美館典藏。王雅慧《問影#1》、《問影#2》(2017)微噴輸出於藝術紙並裱於鋁板,120×120公分,北美館典藏。

首次來台展出作品 大咖雲集

呼應主題,「無垠之森」展覽也可欣賞到數件首次來台展出之作,再現晝夜交錯、景物驟變時分,宛如經歷一段現世(即現實世界)和隱世(死後的世界)的「逢魔時刻」。西澳藝術家琵拉.瑪塔-杜邦(Pilar Mata Dupont)作品《魔山》從湯瑪斯.曼(Thomas Mann,1865-1955)經典名著中汲取靈感改編,以一名女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到一座與世隔絕的肺結核療養院探病與治療,在超現實的魔幻異鄉中,孕育了真空無時間感的場域,她歷經感情的曖昧與離散,召喚加里波利戰役與澳洲獨立之歷史記憶,重新思考個人與生存、疾病、性和死亡等問題。同樣可見於泰國知名電影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向實驗電影先驅及摯友布魯斯.貝利(Bruce Baillie, 1931-2020)的致敬之作《致布魯斯》,以第一人稱視角,記錄阿比查邦在感染新冠肺炎的痊癒過程中,行走於寧靜無垠的森林光景,生機盎然的自然環境及潺潺流水,與藝術家時而咳嗽的聲音形成對比。阿比查邦為緬懷布魯斯.貝利的實驗精神,模仿層疊的老式幻燈片影像,並以如夢境般光影浮動的運鏡手法,宛若與記憶的幽魂相遇,過渡至生死交錯的邊界。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致布魯斯》(2022),雙頻同步影像裝置、4K、立體聲、彩色,18分46秒,藝術家及馬凌畫廊收藏。

薩滿儀式 黑暗後重新啟程

本展可見薩滿文化在不同國家/地域實踐的幾件作品。「薩滿」被喻為掌握神祕知識,與屬靈世界溝通的「知者」,亦是民俗醫療的靈媒,抑或做為人與靈性之間的中介者。曾為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紐西蘭館代表藝術家麗莎.蕾哈娜(Lisa Reihana),在作品《重回死亡之屋》以文化人類學的角度,講述一位毛利勇士從生到死之間的中介旅程,巫師(薩滿)引導亡者跨越生死交界的混沌森林、走向幽冥的彼方。韓國藝術家簡.金.凱森(Jane Jin Kaisen)作品《離別社群》,以朝鮮薩滿教神話中鉢裡公主(Bari Gongju)的傳說為敘事,她被視為韓國薩滿巫教的始祖,引領亡靈前往彼岸的引渡者;藝術家透過多處的訪談紀錄,回溯韓國國族記憶中多重分裂的歷史創傷,亦收錄韓國薩滿超渡祭儀與歌訣吟誦場景,透過超渡儀式撫慰離散社群記憶中的創傷。

麗莎.蕾哈娜《Tai Whetuki–死亡之屋》(影像截圖)(2016),雙頻道4K錄像裝置,藝術家自藏。簡.金.凱森《離別社群》(影像截圖)(2019)錄像裝置,簡.金.凱森及馬丁艾斯貝克藝廊收藏。

藝術家張紋瑄《南勢庄故事集》以台灣本土薩滿──乩童為主角,發展成短篇小說創作,描寫附身在庄頭廟乩童身上的靈體,口述傳達的奇聞異談,本展以此故事結構製作成全新4組分散各展區的物件書,並特別截取文本中的「索引文字」及展出物件,回應展間論述框架及其他作品之背景脈絡與民俗知識。藝術家在此不僅是「南勢庄奇談」的說書人,也同時是展覽的詮釋者,成為作品與觀者間的中介橋梁。展期間相關活動及訊息請參見北美館官網:www.tfam.museum。

張紋瑄《南勢庄故事集》(局部,2015-2023)桌子、物件、書,尺寸依空間而定,藝術家自藏。

註:時基媒體藝術是當代藝術領域較為嶄新的概念,其定義普遍引用英國泰特美術館(Tate)典藏修護研究主管皮德.羅倫森(Pip Laurenson)之研究,泛指使用膠捲、錄像、錄音、投影和電腦元素的作品,具備載體(information carrier)、回播器(playback machine),及播放機制(display mechanism)等特性。如果將藝術作品分成平面(2D)和立體(3D),時基媒體藝術則是將時間,也就是播放長度(duration)視作第4個維度。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