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臺灣寫真通信》最推寶島風景 線上開展

2023/10/02 05:30

〈城隍廟祭典(台北州大稻埕)〉,日治時期台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遶境活動景象,呈現當時盛況。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國家攝影中心提供)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由國家攝影中心主辦的「《臺灣寫真通信》中的島嶼風景」線上展,邀請日治時期寫真帖研究者徐佑驊,分析並介紹《臺灣寫真通信》中的視覺元素和圖像意義,策畫出〈擷.豐饒〉、〈觀.風俗〉、〈攬.勝景〉、〈置.產經〉、〈建.帝國〉等5個子題,共計45幀照片,即日起於線上展出。

透過「《臺灣寫真通信》中的島嶼風景」線上展,看見台灣原生物產、自然風光、風俗文化,以及伴隨殖民勢力蓬勃發展的農、林、漁業多項產業開發、因應近代化腳步的市區規畫和公共建設。更重要的是,這些「風景」還隱含了旅遊活動「指引」和「邀請」的意圖,多幅寫真圖說中,標榜該地點風光明媚、適合遊賞的理由,或細述該地點需留意的交通方式、費用,甚而在文末出現「如此美景不容錯過」、「無論如何必須一遊」等,類似旅遊指南的標語宣傳。

《臺灣寫真通信》約於1930年代左右出版,其以豐富圖文勾勒出鮮活的殖民地風景,環繞在寶島台灣日常生活的人事景物,尋常而自然,但在當時統治者日人眼中,卻有著十足的文化衝擊與獵奇感。其中圖文內容,重複見於昭和6(1931)年發行的《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以及於昭和7~13(1932~1938)年發行的《臺灣寫真大觀》等日治時期寫真帖。不僅主題相同,同樣的圖像頻繁出現於不同的寫真帖或明信片中,顯見其為台灣代表性「風景」。展覽詳詢「國家攝影中心」官網(https://bit.ly/463PQUW)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