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官我什麼事 專訪文化部長〉李遠:想把文化餅做大 首要成立優良兒少頻道

2024/06/08 05:30

新任文化部長李遠(左)接受本報《官我什麼事》專訪。(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專訪〕作家「小野」入閣成為文化部長「李遠」,李遠坦承,答應接任文化部長後一度後悔,因為感覺責任很重大,擔心扛不起來。但在歷經立法院2場聚焦文化部的答詢後,李遠展現資深文化人的智慧與穩健,於昨(7)日接受本報《官我什麼事》節目專訪中表示,文化部已經做好準備,透過跨部會合作,政府確實可以做到「部部都是文化部」。

雖然以作家「小野」聞名,但李遠自認生涯累積的經驗都與文化有關。(圖為李遠接受《官我什麼事》專訪畫面)

上任後最想做的第一件事 成立優良兒少頻道

李遠認同文化幣的成效,而且主張降低適用年齡。(文化部提供)

「譬如說我如果要推廣兒童教育、推廣圖書館與買書,我就必須找教育部;如果要建立一個更大的OTT平台,我得找國家發展委員會跟國發基金、跟數位部;然後如果要推廣文化路徑、低碳旅遊,我得找交通部的觀光署。我就發現文化是無所不在的,他們就有一個口號說部部都是文化部。」

中正紀念堂向獨裁者致敬的儀隊是否應撤離?李遠認為可以找到一個大家都接受的方式。(資料照)

「我想把文化這個餅做大,但是如果你問我有沒有先後順序,我非常清楚就是我對兒少有憂心。」因此,成立優良兒少頻道相對重要,李遠說,就現有公共電視第三台,內容多是重播的節目, 兒少頻道預定8月成立(定頻在12),目前正積極尋找製作單位以及國內外優質的兒童節目,讓整個節目翻新,希望收視率會變好。

李遠表示,上任後最想做的事是為兒少甚至青年做文化扎根。(圖為李遠接受《官我什麼事》專訪畫面)

文化幣適用年齡擴大 可望明年增加50萬人受惠

其次是青少年的「文化幣」,李遠上任文化部長的第2天,就喊出要把「文化幣」適用年齡從16歲降低到13歲,「我算過大概要多6億元,約可增加50萬人受惠。」 李遠表示,這是他目前的構想,但是要實施的話,就必須通過行政院同意編這個預算,再到立法院爭取,若預算過關,明年就可實施。

李遠提到,「文化幣」實施以來伴隨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分析出「錢用在哪裡」。台灣以前沒有做過青少年消費行為的調查,因為「文化幣」而開啟了 一個非常好的調查機制,知道有人把文化幣花在看電影、買書或音樂會,「還有一個電影院說,有一部電影收500萬元都是文化幣。」

此外,文化幣還有一個很好的策略,就是指定捐款。李遠說:「我覺得這個機會太好了,因為過去我在紙風車基金會就是完全靠民間的募款來走遍全台灣319鄉鎮,後來368又走了快13年,都是靠民間捐款。」李遠說他當文化部長之後,遇到一些小朋友跟他說「文化幣可不可以多一點?換句話說,文化幣已經在他們心目中是很重要而且很划算的東西。」所以文化幣如果能夠透過政府的固定預算之外,再發動企業界甚至一般人的捐款,應該可以發揮很大的功效。

理解藝人在中國被逼統有2種 文化部應擴大國內支持

談到近來台灣藝人包括五月天等,在中國發展卻頻頻被逼表態不支持台獨,李遠表示,「台灣是一個多麼自由民主的國家,就是我不喜歡你講的話,我得尊重你。」即便在家門口插五星旗也不會怎樣。李遠認為,藝人表態有兩種,「一個就是他搞不好真的比較喜歡中國」,而「如果他被迫,我是蠻同情的。憑良心講,我還是表達我的同情跟理解。」

李遠說,「做為一個文化部長,不太能夠去表達我對這些藝人的那種譴責。反而我覺得我們應該擴大我們自己能做的部分,雖然文化部的整體預算在所有部會裡占不到1%,能做的很少,但會想辦法盡量擴大它,能夠把民間的錢拉進來了,這點是我來以後 很想做的事情。」

避免設計抄襲爭議 台灣一定要非常重視原創

至於台文館的抄襲事件,以及目前還備受關注的巴黎文化奧運台灣館主視覺,是否涉及過度參考或抄襲?身為文化部長,李遠如何定義「原創」?

李遠說,原創也可分為2種,首先,「並不完全是要跟人家不一樣才叫做原創,就文化的原創來講,最好是從傳統的元素去找」,「還有一種原創是什麼都沒有,它就是抽象的東西」,李遠強調,台灣一定要非常重視原創的原因,是因為台灣經歷過各種不同的文明跟文化洗禮,慢慢累積發展成現在多元而兼容並蓄的面貌。

撤中正紀念堂向獨裁者致敬的儀隊? 有把握在任內做出改變

最後,關於轉型正義中正紀念堂去威權化的議題,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日前發聲明表示,文化部自2017年啟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的社會討論,2021年啟動階段性轉型計畫迄今已逾3年仍尚未落實,質疑新任文化部長李遠的態度。日前在立院教文會的質詢中,也有立委關注是否應先撤除三軍儀隊向獨裁者致敬的儀式。

對此,李遠表示,中正紀念堂轉型絕對不是文化部說了算,「它可能層級蠻高的,到行政院、到總統。」 如果從轉型正義的條文來看,是必須去威權。「不可諱言,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中正紀念堂已經開始一直變,比如大中至正的門牌變成自由廣場,裡面的展覽開始慢慢改成是去威權的展覽。」

「可是大家覺得最難處理就是那尊銅像,也很多人講出各種方式,都沒有辦法改變,因為他太難了;於是,大家就先討論儀隊要不要撤掉。」李遠說,「我沒有權利撤儀隊,因為它是國防部的,我沒有權。但是我可不可以從這裡面找到一個大家接受的方式?」李遠指出,如果國防部願意,「我有把握,應該在我任內可以做出一點改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