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台籍老兵

2008/03/12 06:00

◎文曄

幾天前收到「全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會長來電,告訴吾人一位會員往生的消息,並寄來若干這位台籍老兵向政府機關訴願或申請書的影本。從這些資料得知這位台籍老兵的遭遇,不但令人心酸同情,也不禁聯想到人生的遭遇,是否真有天注定的命運?所謂的「台籍老兵」,是日本統治台灣時,不少台灣青年人以「志願兵」之名參加當時的「大東亞戰爭」,而這些台灣青年志願兵,大多被派遣到東南亞白人統治的殖民地、及支那(當時對中國的稱呼)的海南島等戰區。台灣青年志願兵在戰地的任務,有戰鬥員、醫護員、運輸車輛司機或其他後勤工作等。

被派遣往東南亞白人殖民地的台籍青年志願兵,戰後除了少數人與當地婦女結婚成家、歸化為當地人,或更少數人逃亡到深山不知生死,倖存者多數都被遣送回台灣。唯獨被配屬在海南島的台灣青年志願兵(日本兵),沒有被遣送回台灣,而是在當地直接被編入中國國民黨兵,且由日本兵變為中國國民黨軍的台灣青年,有的繼續留在海南島,有的被派遣到大陸,參加內戰打中國共產黨軍。戰後據這位會長接受日本新聞記者採訪時,透露終戰後仍被留在中國戰區的台籍青年志願兵約有一萬五千人。然而這些台籍日本兵,戰後變成中國國民黨軍。而因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發生內戰,不是戰死就是被俘成為中國共產黨軍。然而這其中身分分別為日本兵、中國國民黨兵、中國共產黨兵的台籍青年,在國共內戰及韓戰死亡的約有一萬二千人,在共產黨文革時被迫害而死亡的約有一千人。

據這位會長的估計,目前可能仍有為數不少流浪在中國大陸的台籍老兵,過著困苦的生活,想念家鄉卻因受到諸多手續的限制不得回台。以這位原籍新竹竹南的李姓老兵為例:身分是日本兵時被派遣到海南島,日本戰敗後被編入中國國民黨兵。後來國共內戰時國民黨戰敗,1950年4月28日,海南島的國軍要撤退轉到台灣時,因輪船已滿載,他無法登船而被拋棄在海南島三亞港,之後被俘。被俘後不久,被共產黨政府安排在文昌市衛生院當醫務員,後來的幾十年,因當過國民黨軍,而被認為是「特務分子」,被批鬥、管制、抓去坐牢。尤其1996年的「文化大革命」,被紅衛兵認為是「反革命」、「特務分子」、「黑五類」而被虐待毒打,致使腰部經常疼痛難受,後來又被管制、下放勞改很多年。

現在台灣定有「滯留大陸台籍前國軍老兵」相關法例權益,可以檢具有關證件經其親屬申請回台定居。這位李姓老兵雖然到「中國海南島文昌市公安局湖山派出所」,申請出具:「根據肅清反革命運動檔案,材料記載:查台灣省李○○,男,公元1926年3月29日出生,於公元1945年11月被強征參加國軍46軍188師騰橋要塞部隊醫隊當陸軍中士,在鎮反肅反運中畫為特務,反革分子,管制,勞動改造坐牢21年」的證明書,但因其家鄉兄弟姐妹,怕其返台定居後,會要求分財產。即使其聲明不要財產,會自力更生,但其親屬仍不同意申請其返台定居。

類似這樣歷經日本兵、國民黨兵、共產黨兵折磨的台籍老兵,目前不知還有多少流浪在中國各地受苦受難?而能在自由民主的台灣,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生活的同胞,不知是何等地幸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