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跟隨驢影入桃花源------肯亞拉穆島Lamu

2008/05/05 06:00

船隻也是Lamu島的交通工具之一。

記者莊士賢/肯亞報導‧攝影

乘著風帆船出海是Lamu島最具人氣的水上活動之一。

廣闊大草原、活力充沛野生動物,心中尚在留戀肯亞的「動物驚奇」時,一走訪肯亞海岸地區的拉穆島(Lamu),意想不到的驚奇又闖進心中!不同的是,此次是「文化驚奇」的體驗,盡在它的史瓦希第(Swahili)文化、回教文化以及島嶼風貌,或許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Lamu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原由吧!

在Shela海岸邊戲水、日光浴,享受度假時光頗讚!

遠離非洲景象 多元文化之美

Manda島上的免稅店,外觀看起來很不像免稅店!

離開肯亞內陸的平原地區來到海岸地區,看著眼前海水、陽光、帆船、椰林的熱帶島嶼景致,頓時有種「遠離非洲」到了另一國度的錯覺,而此「錯覺」在踏上Lamu島後更加強烈!

舊城區巷弄蜿蜒、狹小,走在其中有若走迷宮似的。

位於肯亞北部外海地區的Lamu島,有若一遺世獨立小島,搭船是前往島上的唯一方式。從鄰近的Manda島搭乘小船前往Lamu島,待上岸後,所見石材房舍,盡是回頂、格窗、拱門等回教建築風格,黃白紅藍等亮麗色調,以及全身包得緊密的回教衣著裝扮婦女……,眼前景象令人不禁懷疑:「這兒是非洲、是肯亞嗎?」總覺得自己像身處在阿拉伯回教世界;還有,藍天海景與岸邊椰林所帶出的浪漫異國風情,更有著歐洲情調,忍不住再一次懷疑真的是身處非洲嗎?但答案是百分百「Yes!」

大門前有類似玄關的設計,是史瓦希第建築特色之一。

Lamu島令人有如此深切的「錯覺感受」,或許是源於其歷史背景,早在14、15世紀或是更早之前,Lamu就是重要的貿易商港,透過商業貿易、文化等交流,促使它成為文化鎔爐,阿拉伯、葡萄牙、土耳其、中東、非洲等地區的文化都曾在此小鎮留下遺跡,因此難以用單一文化描述Lamu島,或許玩笑似地用「複方文化」來形容它更貼切吧!

舊城蜿蜒巷弄 享迷宮探險趣

約14世紀起,Lamu即是回教史瓦希第文化的重鎮之一,至今依然主導全島,故漫遊島上處處可感受回教世界文化,以及瞧見史瓦希第的建築,其中又以舊城區為最。走在舊城區蜿蜒曲折的狹小巷弄中,好似迷宮探險般的趣味,兩旁以珊瑚礁石建築的古老房舍,很多是自18、19世紀保存至今,從斑駁牆壁可看出歲月痕跡。

儘管氣候悶熱,但在此漫步卻頗涼爽,頓時明白是石屋的特點之一,著實佩服當地先人的智慧。抬頭往上瞧,有時可見巷弄兩旁的房舍,其樓上部分卻相互連結,同家族的房舍便以此方式串聯。如此考量整體空間運用、便利屋舍相連設計,就是當地巷弄狹小原因所在。

走出舊城區,當地民眾的房舍、商店、小市集、廣場、餐廳、飯店旅館等景觀瀰漫著懷舊風格,與舊城區相互呼應,再看看島上民眾一派優閒、寧靜和平的生活步調,時間對Lamu而言好像沒太大意義,也像停留在數百年前般。在島上既感覺身在現今時空,也像是回到過去,莫非,這兒就是非洲的桃花源?

新興高級區 Shela村落

不同於舊城區古色古香,位於島上另一端的Shela村落是近些年來新興的發展區,較高檔且具特色的飯店、餐廳、酒吧、度假村、住宅等皆聚集於此,很多歐美人士喜歡在此租賃度假屋,從事日光浴、沙灘海岸戲水、出海浮潛、乘坐風帆船等,享受優閒的度假生活。

Shela的建築風格與舊城區頗雷同,有很多史瓦希第的建築。不同的是此處建築較為新穎,藍白黃等明亮色調,更具海邊小鎮與阿拉伯風情。另外,這兒整體環境也較舊城區乾淨整潔,儘管有些路面上可見驢糞,但衛生情況比舊城區好。

位於海岸旁的高檔飯店、餐廳、酒吧可兼賞海景,是最受歡迎的去處。例如,當地高檔飯店之一、位於岸邊峭壁上的Peponi飯店,可在房間陽台上眺望美麗海景。不住宿於此,也可在餐廳、酒吧喝上一杯或品嘗美食。在傍晚時分喝杯飲料、吃個小點心,愜意地坐在躺椅上欣賞海景、享受海風吹拂,人生,就該是如此啦!

人氣活動體驗 三角風帆船

Lamu島四周環海,乘船出海是最棒玩法之一,聽說三角風帆船在這兒最富人氣,自然是得嘗試一下。

坐上帆船,在船長熟練的技術下揚帆出海繞島而行,耳邊不時聽見海風吹動風帆的「啪!啪!」聲音,除此之外海上一片寧靜,行經紅樹林更覺靜謐,覺得此時的世界好祥和。

突然間聽見民謠的旋律,原來是船長哼著當地民謠,雖聽不懂意思,但旋律頗耳熟,唱完後忍不住拍手安可請船長再來1首,靦腆的他說道:「唱得不好啦!」之後船長對歌詞釋義,大意為乘風帆航行海上,可體驗海上大自然之美,對大海不要感害怕,放開胸懷接受等等!這些歌詞果真道盡大海、風帆、航行的樂趣與真諦。

時值傍晚,夕陽緩落海平面,天際染上瑰麗的色彩,欣賞著美麗的晚霞景致,伴著涼涼晚風吹拂,感受就是「讚啦!」若再加上船長的歌聲助陣,更是「讚讚讚!」

重要交通工具 驢子&雙足

漫遊在Lamu島會發覺,咦,怎麼沒看見車輛?沒錯,在島上市沒有機動的交通工具,除了船之外,就是驢子及自己的雙腳!

「驢子汽車」可說是島上主要交通工具,也難怪初到島上就不時看到驢子趴趴走,以及民眾騎乘驢子、載貨的景象,地面上更隨處可見驢糞,還可聞到嗆鼻的味道,走路更要不時低頭注意,以免踩到「黃金」。此情況在舊城區更明顯,整體環境衛生令人無法恭維。

好奇詢問當地人在島上多以何「交通工具」代步,答案是步行!當地人表示,例如從舊城區走至Shela,沿著海岸邊走約20餘分鐘即可,但他打趣道:「這是對當地人來說啦,若是外地人可能要走著40、50分吧!」不禁想,以我的短腿與步行速度豈不要耗上1小時?看來選擇坐船還是比較實際!至於騎乘驢子,自認騎術不佳的我還是做罷,有興趣者不妨試試,據了解1小時「驢費」約500先令。

漏網有趣地點

◆免稅店

從Manda島搭乘小船前往Lamu島時,發現Manda島上竟有1間免稅店,雖然外觀與一般商店無異,但畢竟是免稅店,忍不住好奇前往瞧瞧,但販售的商品與一般小商店也沒啥差別,或許這是間很不像免稅店的免稅店吧!

◆驢子醫院

因為驢子是島上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Luma島的舊城區有1間驢子醫院,就位於海岸旁的主要道路上,院內照顧不少受傷或生病的驢子。據醫生表示,驢子最常見的「病症」是背部受傷,或是腳部受傷,可能是與其載運重物及終日行走有關吧。我想,漫遊島上還是學當地人以雙腳步行好了,別折騰可憐的驢子了。

◆舊城建築格局

舊城很多房舍大門前都會有1個類似玄關的格局設計,並有2個長方形石椅。據導覽員表示,此設計主要是訪客來訪時,男女可避嫌在此放心交談,符合回教嚴謹的男女分際與教義;若遇下雨或艷陽高照時,也可提供路人遮雨、避陽的休憩之地,展現主人熱情好客一面;甚至可當作家庭成員或街坊鄰居間哈拉、閒聊八卦之地。導覽員打趣道,聊八卦時,坐在最外側的人還可以不時探頭朝巷弄瞧瞧,若見八卦主角就可以知會大家閉口!

旅遊資訊

◆航班:可從肯亞首都奈洛比等地,搭乘

國內航線航班至Manda島,再從Manda島

搭船前往拉穆島,約15至20分即可抵達。

◆簽證:需辦理落地簽證,抵達肯亞奈洛

比機場在海關處辦理。

◆時差:比台灣慢5個小時。

◆匯率:1美元約可兌換60先令。

◆旅遊資訊:可上肯亞旅遊局網站查詢,網址:http://www.magicalkenya.com,旅遊產品資訊可洽詢洋洋旅行社,電話(02)25098555。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