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台灣城市夜色 閃耀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2008/09/11 06:00

台灣館這次展出作品呈現台灣多樣化的城市夜色,圖為楊家凱的《軟都市》。(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威尼斯報導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在當地時間9月11日先開放媒體預展,位於主展場外聖馬可廣場附近的台灣館,也將在當地時間11日晚間舉行開幕典禮,這兩天台灣館工作人員連夜趕工,古蹟普里奇歐尼宮內,台灣眩目的城市夜色已然成形。

有別於往年建築展參展作品,今年主題定調為「台灣城市夜色」,參展團隊大量採用錄像投影、LED燈光牆等大型裝置,且各參展人作品交叉呈現、於數個展間內連成一氣,走進普宮展場內,感覺像看到一件完整的作品,而這件作品所製造的氛圍,融合台灣城市建築夜貌,燈光、霓虹、夾雜著冷調的夜店時尚特質,其間還可聽見各種在夜間才有的聲音,車聲、樂聲等交錯紛呈。

為了打造夜色,平日有多面大窗可引入自然光源的普宮內全遮上黑布幔,多尖角拱形天花板只有當錄像投影、LED燈光牆餘光夠亮時,才可隱約看到古蹟數百年老建築的線條,帶有幾分迷幻。

此情此景更突顯普宮外熱鬧威尼斯街景的衝突性,9月威尼斯的炎熱不亞於台灣的酷暑,搭船在水道上來回,放眼所及都是架築在海上的中世紀宮殿,儘管外牆隨著時間褪色,滄桑裡仍有藏不住的華麗,足以成為全世界藝術專業頂尖人物的競技場,建築展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想在這水上古城架築一個動人的展覽並不容易,這次台灣館參展的多位建築師直到前兩天才聚集,主要就是開會協調出彼此作品音效與光線的相容性,讓在異國精心打造的台灣夜色能完美呈現。策展人郭肇立表示,建築最重要的是身體的感知,夜晚可以感覺到、看到的當然不只有黑。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將於9月14日正式對外開放。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