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故宮常設展形式更變 以否定前朝為職志?

2008/10/13 06:00

據說有人對〈蓮花式溫碗〉與〈玉鴨〉放一起很不以為然?(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特稿

故宮院長周功鑫在上任的第一次院慶裡表示,故宮常設展以年代分類的形式,將改為以文物材質分類。但依目前國際大型博物館的藝術史教育功能來看,以文物材質分類似乎不合潮流,反而讓人聯想到舊宮廷文物分類的習慣,失去故宮由皇室寶庫走向開放博物館的公共性意義。

比較國際大型博物館的格局,能與故宮相比的,大概只有法國的羅浮宮、英國的大英、紐約的大都會,但由於這三家博物館的蒐藏遍及全球,因此在常設展的部分泰半都先以「洲」分類,再依特質聚焦在某些國家的蒐藏,細分展間時則仍以美術史的年代概念為主軸。

除非部分需特別拉出主展間的,如大英博物館的埃及古文明有特別的「木乃伊」展間、亞洲展區有「中國玉」;即使大都會的歐洲繪畫,也要區隔出19世紀以後。以博物館的公共性與教育性來看,能呈現藝術史的特色才是大型博物館有別於一般私人特殊偏好的蒐藏成果之處。

故宮內部的工作人員對於常設展即將進行的改變,多半都只表示因有些觀眾反映,對現有年代分類感到不習慣,但究竟「不習慣」的比例有多高?

「不習慣」的原因據說是有些人只要看玉器、有些人只要看青銅等等,這些有特殊偏好的人跟故宮全面性需要顧及的國際觀光客比例為何?故宮似乎應先提出更確切的統計報告。否則,這個全世界最大且最完善的華夏文物寶庫,如果都沒能力以藝術史的年代分類,還有那一家博物館有能力?

進一步看故宮目前的常設展,雖以年代分類,卻也因每一個時代不同的藝術特質,可以看到實際上在文明初肇時期,青銅器是一個時期、古玉器約為同一時期,甚至清宮蒐藏的玉器,其實都已各自有獨立展間。

宋元時期的瓷器最強,但當時的藝術史氛圍來看,文人蒐藏是個特色,因此,〈蓮花式溫碗〉與〈玉鴨〉有機會放在同一案上,可是故宮方面卻說,有人不要這樣,他們要看玉就是要全都看玉。

改變常設展的形式,對剛花大錢重新整建過的故宮來說,無非又是一筆支出,故宮副院長馮明珠表示,之前銅器與部分已有獨立展間的器物不再更動,只有依年代分類的展間,將在三五年之內逐步改成以材質分類,但目前是「有想法還沒具體辦法」。

依年代分類是前院長杜正勝所主張,有沒有缺點?連馮明珠都說:「好不好很難說,但有人看不懂。」既然如此,故宮或許應提出更多依年代分類是不妥的證據,為推翻前朝制度提出更具說服性的說帖,否則難免讓人懷疑,現任院長以長期、局部性的小改變,擴大強調前朝施政不當的用心,更何況是不是前朝不當還大有可議之處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