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旅遊的滋味-----197縣道的畫曆牆

2009/01/12 06:00

豐作祭儀的內容,左壁面呈現的是殺小豬慶賀。

今天的品嘗者/陳麗霞

整個暑假,酷熱的午後,藍田般的太平洋被灼日凝凍得溫馴友善,而花東海岸的單車客,此起彼落也被曬得焦熟。幸而我們只是靦腆的機車客,在投入太平洋的懷抱前,反而對夾在中央山脈跟海岸山脈之間的「197縣道」感到狂熱、虎視眈眈不已。

倒不是特地去考察一定會經過的利吉惡地,只是純粹地想瞭解自己的極限在哪兒?從來沒有騎過山路的我們,一旦面對連續性殺彎,會不會很戲劇化地飛出去呢?答案是NO。因為整條蜿蜒拐折的山徑,就只有我們大搖大擺地騎著車,這樣也好,慢慢騎的趣味就是可以眼觀四方,偵巡各部落動靜。

運道很好,在197縣道旁,除了「粗獷大型勇士雕像」外,特別吸引我注意的就是綠植攀藤的民房圍牆。那是一道挺有造型的「布農族畫曆牆」,由原石跟石板嵌砌而成的長方牆上,竟然淺雕著一幕幕的「播栗祭儀、打耳祭、豐作祭儀」。誰能料到,野趣橫生的山路邊,居然雕琢著一面頗具象徵性的文化之牆,花時間繞山路果然值得。

布農族雖然無文字,卻利用象形般的圖示,刻劃有關栗作、狩獵的祭儀在木板上。沿襲文化的脈絡,民宅石牆上承載著古老的耕獵時序。即使傳統的山林生活永不復甦傳續,至少讓後代兒女瞭解,舊有的美好時光曾經存在過,不再只是耆老口中的夢幻野史。騎機車的驚喜莫過於此,幸甚。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