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林明弘覆摺計畫 重新定義一紙之隔

2009/04/06 06:00

林明弘為所有書籍包上鳳凰牡丹書衣,企圖探索「保護者」與「施暴者」之間的模糊界線。(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誠品信義店藝術書店裡,所有書都被包上鳳凰牡丹書衣,乍看以為只是一個展場,或是以假書裝飾的書牆,但工作人員卻說,陳列架上的書都可以買!

問題是,大大小小包著一樣書衣的,究竟都是些什麼書,想買書的人又要怎麼找自己要的書?如果讀者也提出類似的問題,應該就與把「鳳凰牡丹」飛滿書牆的始作俑者林明弘,在思想上產生了一點交集!

林明弘藉此進行他的觀念藝術「21.2.1972 (覆摺計畫)」,企圖探索一種介於「保護者」與「施暴者」之間的模糊界線。

為什麼是「21.2.1972」?林明弘說,1973那年,他隨家人移民到美國,那時他還很小,長大後有一次看到一張老照片,日期為「21.2.1972」。那張照片是美國總統尼克森拜訪毛澤東,在毛澤東書房的合照。他對照片背景書牆上全都用同一種紙包起來的書留下不可抹滅的印記。「被包起來的書,某種角度看像是被保護,但也有可能聯想到禁書。」同樣一張紙,可以是保護,卻也可能是一種橫加暴力的禁錮。

而在藝術書店裡,林明弘無意使議題過度沉重,他說:「我只是把賣場的書『凍結』,讓讀者在看不到書名的前提下挑書,引起一些對他們的問號,對於挑書的關係,以及在一個書店環境裡的行為。」

在「21.2.1972 (覆摺計畫)」的空間裡,所有人都可以重新思索書店以及書上文字對於閱讀者的意義,穿越象徵、藝術、時間與空間所能註解的文化內容,讓想像無限延展。該計畫持續到4月12日;此外,誠品畫廊遷至信義店後的第一檔開幕特展「林明弘個展──我是太陽」展至5月3日。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