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台灣藝術史上最美的發聲 陳庭詩紀念展

2009/04/09 06:00

陳庭詩從未發表的大型彩墨遺作。(記者謝鳳秋攝)

記者謝鳳秋/豐原報導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即日起舉辦「陳庭詩逝世七週年紀念展」,展出版畫、彩墨、鋼雕等四十三件作品。

陳庭詩(1916-2002)是台灣近百年來少數跨越木刻、版畫、彩墨、金石、字畫、雕刻的藝術家,他是開台大臣沈葆禎的後代,八歲那年因為意外而失去聽覺,終身沉浸在無聲又豐富的藝術世界。來台後積極投入現代藝術的推動,逾一半時光從事創作,先從傳統木刻入手,而他的版畫與彩墨也大放異采,生前最後十多年投入鐵雕創作,自成一格,作品曾被選入世界藝術書籍《二十世紀的藝術》一書,僅有他和貝聿銘兩位華人入選。民國59年曾獲韓國《東亞日報》「第一屆國際版畫雙年展」首獎、中華民國第八屆畫學會金爵獎,民國65年應邀赴美,在科羅拉多州政府議會大廈設計紀念華工移民開拓的大幅鑲嵌玻璃畫〈慶祝美國建國二百週年〉,民國91年病逝於台中縣太平市。

此次展品中,有兩幅從陳庭詩遺作中整理出來、未曾發表和命名的彩墨畫和書法作品,彩墨畫由十張長240公分、寬90公分的畫紙組成,色彩繽紛;書法作品的內容為唐朝詩人王維〈桃源行〉,由六張長177.5公分、寬86公分的宣紙組成,原本只有四張裱好的內容,後來又再找到另外兩張,才能完整地公諸於世,字體蒼勁有力。

儘管陳庭詩難於言表,但他的版畫、鐵雕等作品,卻是台灣現代藝術史上最美的發聲。展期至5月3日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