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520高雄世運主場館落成音樂會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 來台高頌貝多芬

2009/05/11 06:00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以詮釋德奧正統樂風見長,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更是強項。(牛耳藝術/提供)

記者趙靜瑜/奧地利維也納報導

為了高雄世運主場館落成音樂會,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部分團員將專程來台演唱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團長Eliza表示,這首作品充滿勝利與希望,合唱團很樂意與台灣樂迷共同分享世運主場館落成的喜悅。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對台灣樂迷而言,並不陌生。該團曾受邀來台兩次,一次是維也納歌劇院音樂總監小澤征爾親自來台指揮的莫札特歌劇《費加洛婚禮》音樂會形式,一次是來台與捷克愛樂前指揮馬卡爾共同演出蕭泰然的〈1947序曲〉,兩次都有很棒的表現。第三度來台,則是與台灣民眾一起慶祝高雄世運主場館的落成。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成立超過百年,男聲女聲成員各半,低音渾厚,是合唱團重要根基;男高音與女高音水準整齊,聲音帶有表情,團員平均年齡約在四十至五十歲之間,要能在維也納這個音樂之都靠音樂生存,實力是首要條件。唯一的一位台灣團員何夢捷就說,進團前三年最辛苦,「你必須如海綿般大量做功課吸收各類歌劇,各種語言,熟悉合唱的唱法,拚命上課,等到這些音樂真正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才能算是進入軌道。」

身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成員,不能說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但是歌劇使用的語言百百種,今天唱義大利文,明天是波蘭文,還有丹麥跟芬蘭,語言上的觸類旁通對團員來說是家常便飯。此外,走台步記位置不可少,波卡舞曲或華爾滋也要會,比起德國歌劇製作動輒創新大膽,連脫帶露,Eliza說,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歌劇製作相對來說傳統保守,音色仍是合唱團重要條件首選,外型次之。

為維也納國家歌劇做歌劇演出外,合唱團的聲譽在外早已響叮噹,該團邀演不斷,更是舉世聞名的薩爾茲堡音樂節固定班底。Eliza說團員除了領月薪外,在外演出所得扣除成本,都是團員均分。據了解,明年即將退休的劇院總經理霍蘭德一直想更動這個超過數十年的制度,但都未能如願,如果合唱團在薩爾茲堡音樂節「唱得太好」,霍蘭德還會吃醋。

雖然工作時間非常零碎,工作量吃重,但上台的樂趣足以平息一切辛勞,何夢捷就說,當心儀的大音樂家如指揮幕提、男高音多明哥從身邊走過,仍感到很興奮。另外,Eliza說,有時候五個小時的歌劇太長,合唱團不需要每幕都出現,「團員常常唱完第一幕後就搭電車去吃海鮮,吃完飯再回來;還有團員去健身、慢跑再回來,甚至後台煮東西吃,打發時間。」

有評論家認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之所以如此驚人,是因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樂池比其他歌劇院升高約一公尺,樂團的聲音更易對外放射,在後面的合唱團必須要跟樂團這堵「音牆」拚命,才能讓樂迷聽見合唱團,所有團員自然必須發揮人體這個樂器的極致。如今這股驚人的雄壯美聲將在5月20日於台灣獻唱,讓人萬分期待。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