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沉醉藝術的建築師 陳其寬九十冥誕紀念展

2009/06/02 06:00

(圖/記者凌美雪)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陳其寬畫作〈少則得〉,兩尾金魚可解釋為異地戀人,也可說成中國和台灣的關係,既隔離又親近。(故宮/提供)

前輩藝術家陳其寬逝世兩年,陳其寬文教基金會與故宮合辦「陳其寬九十紀念展」,回顧這位建築師兼畫家生前的精采創作,許多不曾展出的水彩與手稿也難得公開。

陳其寬生於1921年,從小熟讀詩書、勤習書法,大學主修建築,二戰時被徵召到印緬戰區當翻譯官,戰後才赴美繼續深造。後來進入美國知名建築師葛羅培斯的旗下工作;1954年,貝聿銘邀他共同參與東海大學的校園規畫,他並於日後定居台灣,在東海大學開辦建築系,獨力設計監造的路思義教堂,成為台灣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

或許是藝術家個性所致,陳其寬一生並未專注於建築界營利,除執教鞭外,他在繪畫領域創作不懈,其畫作的藝術成就,融會西方建築空間語彙與東方水墨流暢簡約的寫意,清新中帶有幽默趣味,被譽為「陳其寬風格」。

此次九十冥誕紀念展,由其遺孀陳芙美策畫,陳其寬生前與其妻鶼鰈情深,陳芙美是他生活上的好伴侶亦是知音。此次展覽內容以家屬蒐藏的作品為主,並依類型規畫為建築、自然畫作、宇宙主題、版畫及手稿等主題。

展場入口未陳列代表作或生平紀要,僅節錄陳其寬的一段話,陳芙美說,希望藉此讓觀眾一進場就與他對話,了解其思想,進而容易理解為何他在冰冷的建築語彙外,竟有那麼多讓人心生溫暖的人物或動物的寫意畫。一如陳其寬所說,「捨不得丟棄毛筆、宣紙、墨,畫空間、時間,仍免不了人間。」該展將於故宮展至8月底。

珍貴手稿 首次完整呈現

陳其寬生前從不展出手稿,這次陳芙美(圖)決定讓手稿面世,她說,希望讓人更了解陳其寬的創作歷程。

有趣的是,二十幾件手稿幾乎都是信手拈來的「隨便紙」,還有不少是畫在工程估價單背面,可以想見藝術家靈感來時一刻都不能等的特質。陳芙美說,陳其寬常半夜突然起床畫草圖,剛結婚時,她非常不習慣,後來才了解,原來這就是藝術家!

除了手稿外,陳其寬於二戰被徵召隨軍翻譯期間,曾到過許多偏遠國境,所到之處即以水彩畫記錄風土民情,其中少部分曾展出,這次則有較完整的呈現。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