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C教授的南柯夢

2009/06/23 06:00

C教授的南柯夢

◎廖玉蕙 圖◎王孟婷

天氣出奇地燥熱,每個人趕到會場時都汗淋淋的。學校為慶祝建校五十週年,幾乎全體卯起來總動員。硬體的建築物,翻修的翻修、粉刷的粉刷,校園一片凌亂。大夥兒在校園裡見面,總是行色匆匆,不是趕上課,就是趕著去開會。

會議開始。開會的主題是為即將到來的五十週年慶編撰一本專輯。

學校維持了五十年,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茲事體大,校長交代各部門都得派員參加,自己卻因為接待遠道來的學者而臨時缺席。

會議改由教務長主持。大夥兒決定先擇定主編人選,以便有人總理、發落。經過一陣兵荒馬亂的攻防後,一位年輕的講師A因為擔任校內報紙的主編,便眾望所歸地被迫承擔重任。A吶吶地說著推辭的言語,可惜沒有人加以理會。會中並做下重大結論,由剛剛膺選主編的A先行草擬企畫書,將構想在下次會議中提出討論。眾人都覺會議的效率昭彰,在熱烈掌聲中,圓滿宣告結束。

從天而降的惶恐任務

第二次會議在一星期後舉行,原班人馬,外加上回缺席的校長。校長開場白後,說:「現在我們請專刊的主編B院長為我們說明,並請大家踴躍發表意見,眾志成城嘛,對吧?」

B院長清清喉嚨後,發下一張A4大小的紀念冊大綱,並簡單加以解說。大夥兒針對那張大綱熱烈發言,內容的增刪、頁數、呈現的方式與重點,每個人都力求表現,包括那位原先被推舉為主編的A也卯足了勁兒貢獻心力,只是,A的主編頭銜似乎莫名奇妙失蹤,眾人雖覺納悶,卻都無人提出心中的疑惑,彷彿天經地義、再平常不過的事,A講師雖然鬆了一口氣,除了知情的校長和B院長外的與會者,都恍惚迷離起來,懷疑上次的會議是否只是一場奇怪的夢而已。

會議結束前,又推舉了一位常在報紙副刊撰寫文章的作家C教授擔任紀念冊的結構潤飾工作。校長指示:「這個紀念集非常重要,不要淪為制式的、古板的傳統模式,就算不一定能做到讓拿到的人愛不釋手,至少也要讓人有興趣讀下去,而不至於被隨手丟進垃圾筒。所以,目錄上的章節最好能有一些文學氣息,吸引讀者看下去。我們請記錄同仁將討論成果整理過後,三天之內交給C教授。……C教授!非借重你的專業不可了,就麻煩你囉!請加油吧!一個星期後,我們再召開第三次會議。到時候,請C教授將潤飾過後的目次提交會議討論。」

C教授對這樁無端從天而降的任務,雖然誠惶誠恐,不過,仍舊表達全力以赴的心意。三天後,C教授接到討論紀錄,花了三個晚上加班,撰寫了一份自認兼具文質的綱要,在第三次的會議裡,與會人士莫不嘖嘖稱奇,上自校長,下至基層員工代表,都用最美麗的言詞加以禮讚,C教授接受了任職學校以來最風光的對待,不覺飄飄然如騰雲駕霧,幾日來的辛勞因之一掃而空。眾人在C教授擬定的優美綱要下盡情發揮創意,傾其所有地貢獻意見,所有的內容大體底定。校長笑呵呵地裁示:「今天的會議意外地順利。這都得歸功各位的殫精竭慮,表現對學校的充分向心力,本人深為感佩。尤其是C教授的用心,給大夥兒打了一劑強心劑。我相信在這樣堅實、文雅又具體的基礎上,這本紀念冊的精采可期。現在,就請主編的B院長將今天的討論分門別類,責成各相關單位分層負責,各就各自的單位職責,請寫出基本資料,過兩個星期後,再進行第四次會議。我預料這本紀念冊將編得豐美無比。」

第四次會議如期舉行。B院長愁眉苦臉地攤開各單位交出的文案,欲言又止。校長不知問題何在,與會人員個個如墜五里霧中。B院長搔首撓耳,囁嚅著說:「C教授的文雅綱要,固然讓人擊節稱賞,但是,各方繳來的文案難以搭配,我很難在這樣優雅的綱要上進行後續發展,所以,……」

C教授是個聰明人,立即明白重點所在。還不待B院長說完,就起立發言:「院長不用顧慮我的綱要,就請把它放棄吧!確實!一本文集的出版,必須有整體性、要照應各方的搭配。」

有了這一句話,B院長大大呼了一口氣,如釋重負。有位不識大體的主任,發言力圖為C教授保住完美的架構,院長立即卸責地將重責大任往他身上傾倒,這位主任警覺地產生危機意識,也很快地轉移焦點,不再作聲。

事情又恢復到原點。夙夜匪懈做了幾日白工的C教授,恍如做了第二場的仲夏之夢。

豈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短暫的擱淺結束,眾人又振奮起來,再接再厲,會議開得是虎虎生風。這回,又產生新的任務編組。原先被委婉否決的C教授又再度被青睞,委以另外的重任:「今天的會議,意義非凡,共識已然成形。各部會繳來的初稿,將由C教授攜回潤飾,期望能在一星期後完稿,讓紀念集順利出版。C教授,這回無論如何要拜託你了,就請多費心囉!」

校長露出嚴肅的表情,彷彿託孤似地。C教授原本就是個樂觀成性的人,上回的折騰,幸而沒有讓他灰心喪志。他立刻重整旗鼓、接受挑戰。

天可憐見!初稿來得離離落落。有的硬梆梆,毫無文采可言;有的滿紙文藝腔,讓人生厭;有的不知所云,瞎打高空;更有的乾脆假裝遺忘,或擺明事不關己。總之,這事兒看來比原先想像的更加複雜難搞!C教授方知大事不妙!電子郵件和電話雙管齊下,又催促、又請教的,正在大傷腦筋的當兒,校長忽然打來電話,客套一番過後,很快進入主題,校長謙虛地說:「C教授!這回得請你大力幫忙了!五十週年,非同小可。既然我是校長,當然在這節骨眼不能缺席。寫文章,我雖然不在行,也得勉為其難,我在家埋頭草擬了兩篇文章,一篇序文,一篇是對學校的期許,無論如何,得請你幫忙潤飾一下!」

C教授平常雖然大剌剌地,不拘小節,但是,也知道這樣的事做不得,韓非子早寫過了〈說難〉篇,把遊說之難寫得淪肌浹髓,光遊說,就有這許多風險,何況改長官的文章!他期期以為不可,緊張得都結巴了:「就憑我那一點小把戲,豈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校長不依,在電話裡情詞懇切地說了又說、勸了又勸,給C教授戴了好幾頂高帽,C教授再不肯答應,就真叫做不識相了。於是,他勉力而為,戰戰兢兢,不敢掉以輕心。改完之後,還在每個改過的地方加注修改的理由。想了想,還是不放心,又在寄去的伊媚兒裡,再三陳辭:「寫文章難,改文章容易。既然受命在太歲頭上動土,我也就顧不得人情義理,只求盡己所能了。我將更改痕跡留下,你若覺得不妥,就請恢復舊觀可也。寫文章有個人風格及習氣,你囑我修改,我無別的能耐,只能按照我的寫作習慣修飾,我的修改,充其量只能說是個人撰述風格的差異而已,所以,僅供參考,不必認真。」

伊媚兒的主旨欄上,還刻意標示:「太歲頭上動土!」以表達內心的不安。

信件寄去後的次日清晨,校長親自打電話來了!語氣顯得很愉快,劈頭就大聲說:「你這個土動得真是太好了!太讓人感動了!學校有你這樣的人才真是太幸運了!」

「真是個虛懷若谷的校長啊!」

C教授一邊接受校長高度的肯定及溫暖的讚美,一邊心裡想著。放下電話,他鬆了口氣,總算放下心來。經過這一番折騰,C教授的膽子也壯了,並且無端由衷萌生「士為知己者死」的俠情,他花了整個暑假,夙夜匪懈地為那些各系繳來的格式不一、丟三落四且生硬單調的文字進行潤飾加工。他無怨無尤,如此的用心,幾乎連自己都被感動了!

校慶專輯終於在暑假結束之前,如期完成編輯工作。他在看圖說故事的漩渦裡載沉載浮了整個暑假,總算在滅頂前一刻脫身,隨即又投入開學的忙碌中。

陽光底下無新事

專輯印出來了,漂漂亮亮地擺在他的信箱內。他沒多看一眼,隨即將它取出,擺進研究室的書架最上層,伴隨著莫名其妙的厭惡(實在被糾纏太久了啊!)。兩個月過後的某一天,忽然在校園內聽人提及那兩本書,他好奇地重新從高架上取下那本書,隨性地翻閱著。忽然,校長的那兩篇文章躍進眼簾,不敢置信地,它居然維持著最原始的面貌,所有他曾經花費的修飾功夫如煙消、如雲散,他楞了一下,覺得被戲弄了!隨即又覺得理應如此,陽光之下,哪有什麼新鮮事!這樣一想,也就釋然了。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所有的重要人物不都差不多同個樣子麼?豈有真心對待的!當初的俠情霎時變成荒謬的天真。

整個入夏以來的所有相關程序,就像個詭奇的連環套,環環相扣卻又節節斷裂,他搖頭駭笑。夏日已然遠颺,C教授感覺自己無端奔忙,就像唐代傳奇〈南柯太守傳〉裡的淳于棼,任俠不羈,因醉致疾並昏然入夢,在大槐安國歷經繁華、失意,終究孤身離開,而出了樹洞才知所處原是蟻穴,人生無非蒼涼。●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