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旅遊的滋味----古城的美麗與哀愁

2009/08/11 06:00

夕陽依舊西下,千年古城的繁華與沒落早已成過去。

今天的品嘗者/Freeman

雨季來臨前的吳哥窟,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頂著豔陽與暑氣穿梭在大、小吳哥神廟區,浸淫在這千年前由洞里薩湖孕育的文明遺址,我們也是其中之一。

吳哥「窟」並非如中國的敦煌石窟真有「窟」,而是中文音譯。神廟區的巨型神像石雕,表情生動細緻,不需橫梁支柱就可支撐的塔廟建築,以及對稱方正的宮殿格局、精美的壁畫雕刻,在在印證過去的輝煌歷史,即便今日親見端詳後仍令人大為讚嘆。

吳哥王朝的輝煌及衰敗,與氣候及人為因素息息相關。位於中南半島最大淡水湖畔的地利,豐富物產造就王朝的強盛,而隨著文明發展及宗教興盛,更有了文字及書籍紀錄,建築、科學、歷史及藝文得以蓬勃發展。在神廟區留下的壁畫,述說著往日風華,對照今日的破敗,尤其令人唏噓。

生長迅速的熱帶雨林植物,讓耗時數世紀精心雕琢的文明史蹟,瞬間淹沒於荒煙蔓草中,盛極一時的古文明嘎然而止,直到上個世紀才重見天日;此外,接連的戰亂及政變,古蹟在烽火中加速凋零的速度,加上有組織的盜竊,吳哥窟一度成為消逝的神話。

夕陽時分,站在吳哥城的迴廊下,看著漸漸紅暈的夕陽,神廟的美麗與哀愁還能延續幾個千年?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