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幽微的生命關聯--2009太平洋詩歌節詩人蜂飼耳

2009/11/03 06:00

◎陳黎、上田哲二

一年一度的太平洋詩歌節,11月6、7、8 三日又要在花蓮海邊松樹參天、光影搖曳的松園別館展開。今年參與盛會的,包括來自日本的女詩人蜂飼耳,來自美國西岸的詩人葉維廉,各領風騷、各擁詩迷的島上詩人、詩評家,包括鄭愁予、楊牧、席慕蓉、陳育虹、陳芳明、陳義芝、向陽、羅智成、陳克華、鯨向海、楊小濱……以及巴奈、莫言等原住民歌者。他們將以詩以歌,進行一場精采的「邊緣與世界」的對話。

出生於1974年的蜂飼耳,是早稻田大學文學碩士(主修日本上古文學),是當今最受注目的日本年輕女詩人之一。1999年出版處女詩集《即將濕潤的陣地》,獲「中原中也獎」。2005年出版詩集《吃者被吃掉的夜晚》,獲「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2006年又獲「神奈川文化獎」未來獎。2007年,將連載於《現代詩手帖》上的詩作集結成《掩蓋的葉》一書出版。另有小說《紅水晶》、《轉身》,散文集《孔雀羽毛的眼在看著》、《祕密的行為》,以及童話、繪本、書評等,可說是全方位的寫作者。

一如她獨特的筆名讓人產生奇妙的聯想,她的詩作充滿了感官(觸覺、聽覺、味覺……)經驗,揭示許多被隱藏了的生物間的關聯。蜂飼耳是擅長偽裝的表演者,不時地在詩作中展現出令人驚喜的創意,獨特的觀照角度與切入觀點,超現實的想像趣味,真實與虛幻交織而成的迷人的詩的質地。小我和群體的關係,生命的陰鬱本質,內心世界的探索,幽微的人際(乃至於人與動、植物界間的)關係,是她詩作中經常影射的子題。

蜂飼耳對現今生活模式的無奈與抗拒,在〈聚居〉一詩清楚表露。群居是現代人不得不然的生活模式,但是詩人在如「細胞般無間隙地排列著」的群體生活中看到其中的缺憾:人際關係的疏離(「安靜地分割」;「膽怯地愛」;「如果以無底、無誠的周密的心相互監視/言詞就會偷偷長出第二對翅膀/試著 試著產生距離」)。雖然她對「毫無疑問有我的我們」抱持懷疑的態度,但並未感到絕望,因為她發現有「一首歌」湧現人世間;這首歌或許頗難理解(「不明白的歌」),但她願意用所有感官去領會,試著唱出(「在舌之上打開」)。詩人並未告訴我們這究竟是一首什麼樣的歌,細讀整首詩,我們可合理推斷:這是一首解除藩籬、拋棄心防(「偶爾 人的蛻殼掉下」)的希望之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