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不見

2010/02/28 06:00

◎蔡佩均

以棺材店為中心點,往北是米市街與市場,往南是德興街,東南杉行街,更南便是龍山寺。這是我十二歲前的鹿城地景。

至於中心點為什麼是棺材店,那是因為小時候喜歡玩「葫蘆鼢」──一種風靡鹿城的大富翁遊戲,玩家進行遊戲時由外往內、朝同心圓方向前進,南極仙翁駕鶴坐鎮圖紙中央,其餘圖案兩相對望。只要有人走到仙翁處,遊戲便告終了,輸贏各自。

那時候每天經過棺材店到德興街上的國小上學放學,出了校門再經棺材店,或穿行米市街到市場裡找父親;或右轉杉行街回家。對童稚的我而言,果真識字始憂,在上大人孔乙己都寫不好的年紀,就得背起小甜甜書包,日日如鼢鼠在圖上進進退退,滿心以為所有大成就者該當如是。而每日必經的棺材店就是人生終點,是升天成仙的地方。

祖父經常騎著老舊鐵馬,載著我咿呀咿呀喨喨喨行過僻靜巷道與熱鬧市集。那時街路狹仄,雞犬相聞,石綿瓦搭蓋的遮雨棚錯落延伸,行走其下全然不見天日,我私心認定腳下行經的便是鹿城名聞遐邇的「不見天街」。偶有陽光穿過瓦縫篩落地面,光束中的塵埃無著無落地漫天飛舞,整個鹿城宛如酩酊酒客,迷茫地沉睡在拒絕清醒的夢裡,悠悠忽忽。

那一年在據說石綿瓦經長期曝曬會產生致癌物的恐懼下,米市街決定拓寬為十米道路。怪手進駐後,兩旁街屋露出最私密的一面,神明廳、先人遺照、沖水馬桶、臥室蚊帳,在烈日下發散著難聞的朽臭。

我站在一片泥淖的入口怔忡許久,繫緊書包背帶,捏著褶裙口袋裡的龍山寺香火袋,不怕不怕。終於勇敢跨出腳步,小心翼翼不讓新買的玫瑰芭蕾舞鞋踩陷太深,但意外總是來得突然,那些宛如嘔吐物的泥漿土流約莫是承受不了我的重量,狠狠吞下我一雙腳。

我先是驚懼未定,隨後放聲哭喊:「阿爸──」

口袋裡的香火袋翻落,阿爸在百米外的市集裡,自是未曾聽聞那悽厲喊叫。聞聲前來搭救的怪手叔叔,面無表情將我拎起,其動作熟練好比大街每日吃掉孩童無數。

我的芭蕾舞鞋、觀音菩薩香火袋啊。

我好納悶,整條街除了我拔尖嗓子,竟沒有任何人舉白布條抗議,真的沒有,米市街的美化行動歡喜和平落幕。

街容重見天日了,街名隨即改為「美市」,其後更加名實相符地,三百米長的街道,思薇爾華歌爾黛安芬門市竟有三家之多,美容美髮店、進口時裝店也跟著豎起招牌。

至於回家路上的杉行街,先是石子路,再改瀝青柏油,近來為形塑鹿城之古味,鋪上了朱紅地磚。不明白的是,我分明走著同一條街,門牌號碼明擺著是同一戶人家,只是奇怪我再也想不出它們原來的樣子。

「葫蘆鼢」於今成為「瀕臨消失的城鄉文化」被研究與報導著,鹿城人依然如斯進退。走在燦燦陽光下攤開遊戲圖紙,我幾度錯覺以為,不見的會再現,那些斑駁的與新生的,也能如紙上兩兩相對的吉祥圖騰般,在每個閭里巷弄找到相對應的位置。鹿城故事已老,童年記憶越來越遙遠,佇留街口,我聽見了雜沓來去的腳步聲響──

躂躂躂,時代正敲門。●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