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高行健成大演講撇政治

2010/04/21 06:00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

「文學應該是寫出人性、寫出真實的大千世界,文學家的角色是見證者、觀察家,文學家不該是預言家、批判家,文學不是改造社會的工具!」諾貝爾文學得主高行健昨天在「21世紀世界華文文學高峰會議」成大場,提出個人對文學、文學家的見解。

高行健直指,20世紀二次世界大戰導致政治介入文學,作家的意識形態干預政治、鼓吹革命,讓文學淪為政治附庸、宣傳工具或是政治點綴品。

高行健認為,文學不應該預設立場、批判,文學應該記載人類生存的困難以及人性複雜,自古以來文學都沒有預設立場,而是反應真實人性與社會演變才得以流傳至今,如但丁的《神曲》、《紅樓夢》、《莎士比亞》劇作等。

不反對消費性文化,他說自己也看過電影《阿凡達》,很有趣,娛樂一下又何妨,暢銷書也無不可。高行健強調,文學沒有唯一的標準,但應只是陳述,不涉及是非判斷、不受黨派干擾,寫出真實的人性,人類意識的覺醒、生存之痛,而非理念下虛假的人。

高行健鼓勵欲走文學路的學生,多讀,多看,他個人中學時期已讀遍世界文學大作,大學開始讀作家的系列作品。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