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騎馬獲靈感 林良材雕塑新生命

2010/06/28 06:00

林良材雖然聽不見,仍然能從肢體碰觸中掌握人與馬的互動節奏。(記者翁聿煌攝)

記者翁聿煌/北縣報導

國內知名雕塑家林良材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個展才結束,正陶醉在騎馬的樂趣中,夫人張潔說,林良材的雕塑創作喜歡表達強而有力的東西,騎馬不僅讓他放鬆壓力,也找到下個階段創作的題材與靈感。

64歲的林良材是國內藝壇的異數,出生在彰化海邊的二林鎮,天生聾啞、卻具備十足熱情的藝術創作天分,用毅力克服先天的缺陷,畢業於國立藝專西畫組後,逐漸在國內畫壇闖出名氣。

37歲更在台大外籍教授畢安生協助下,排除萬難學會法語,1984年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深造,1989年以第1名畢業,獲得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獎,他受邀為當地創作歐洲六四民主紀念碑「自由火炬」銅雕,為布魯塞爾美術館永久典藏。

即便是外界的讚譽和如雷掌聲,林良材的內心世界始終是寂靜無聲的,他只能透過手語和書寫與別人溝通,直到林良材上個月學騎馬,他在另一種動物身上找到合諧相處和相互溝通的模式。

馬場指導教練謝煥祥說,起初他會擔心林良材身體缺憾的影響,但發現林良材用眼和心觀察、體會騎馬的技巧何在,沒多久就掌握到騎馬的諧調律動感和人馬間的默契,靈敏的反應令他讚不絕口。張潔說,林良材對馬產生的感情,激發他以馬為創作題材的靈感與動機,再一次塑造創作生涯的顛峰。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