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坐成一首詩

2010/08/18 06:00

◎王丹

由美國國會圖書館負責遴選的第17屆美國桂冠詩人,今年的人選出爐,是美國詩壇久負盛名的W.S.默爾文(W.S. Mervin)。這讓這位82歲的老人心情有些糾結:「我喜歡安靜地過日子,不想在這裡和華盛頓之間跑來跑去。」聽到消息的他不禁發愁——他住在夏威夷。

默爾文的詩,走的是自然主義的路數,連寫作方式都極盡貼近自然之能事:他從來不會在電腦上創作,所有的作品都是寫在各色各樣的紙張,甚至是紙巾上。1970年代從美國本土搬到夏威夷,為的是學習佛教的禪宗。大概覺得東方的冥思哲學,更能夠貼近自然的機理之中吧。事實上,他自己也說過他對於東方的生活方式更有親近感,說感覺是「成為自然萬物的一部分」。因此,他主張在日常生活中尋求與自然的合一。散步中看到的小草,晨起啼叫的雞,一棵棕櫚樹,都是他與自然的中間媒介。而他的文學,就是寫出與自然連接在一起的感受與心情。以下就是被認為是他最好的作品中的一段:

每一年我都跋涉過每一天

但自己渾然不覺

當最後的火焰向我招手

沉默就會逐漸降臨

不知疲倦的行者

像排列成行的星辰,卻沒有光芒

然後我就不再會

發現生活如同一件陌生的長袍

我會充滿驚異地面對大地

面對那些關於女人的愛

面對那些關於男人的無恥

就像大雨三天之後的書寫中

聽到遠處鷦鷯的歌唱和蔓延開的終止

我為之禮讚,不需要原因

——〈致自己的忌日〉,1967

默爾文獲頒榮譽的次日,《紐約時報》上刊登了一張詩人的照片。滿頭白髮的桂冠詩人斜靠在一扇大窗前的沙發上,從略顯陰暗的房間裡眺望窗外大片的棕櫚樹叢。散亂的光線拼出的是一個安詳的面部剪影,這份安靜卻似乎反射出老人內心的一些情緒流動,那是一種對話,在靜默中進行的對話,是他與自己最鍾愛的自然萬物的一種對話。據說一生中已經拿到了一個詩人能夠拿到的所有獎項,包括兩次普立茲獎的默爾文,其實什麼都不說,就坐在那裡,已經是一首詩了。

這讓我想起中國唐代詩人王維的〈竹里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如果默爾文看到這首1300年前的唐詩,應當也會有同感吧。畢竟,人,換了不知多少世代,但是自然,卻依稀相仿。而人的感受發自人性內心,也不會差別到哪裡去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