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翠玉白菜》比較養生! 故宮也開始拚「文化觀光」

2005/11/18 06:00

台灣以往與日月潭、阿里山並列最受外國遊客喜愛的觀光點的故宮博物院,現在也開始拚「文化觀光」。

「《翠玉白菜》比較養生,並且蘊涵子孫繁衍的人生期待,對於離婚率高的現代人,具有提醒重拾家庭觀的效果。」故宮博物院院長石守謙應邀於2005台北國際旅展旅遊研討會中,提出對知名館藏文物的嶄新詮釋,引起現場一陣笑聲,他並將總是給人象徵傳統中華文化的故宮與本土民俗活動作連接,尤其巧妙。

故宮院長石守謙開場即以台灣宗教盛事--媽祖進香為例,提出「文化觀光從某一角度來看,其實與宗教性的『朝聖』有許多相似之處」,也就是對現實不滿足的信徒從俗世地點出發,抵聖地後經過儀式獲致淨化,帶著「更生」的自我返回居所。以往參觀故宮就是給人類似「朝聖」的感覺,但石守謙指出,中國開放觀光後,台灣故宮的傳統獨一性被稀釋,加上觀眾多元與其他文化活動的競爭,故宮面臨必須發展新版「朝聖」路線。

於是他從現代文明的困境,推論出觀眾的「新信仰」需求:人的身心平衡、人與自然的和諧與文化多樣性,再找出將館藏「聖物」轉化重新詮釋,藉以吸引現代觀眾得到感動與身心寧靜的境界。

他從范寬的《谿山行旅圖》看到人追求自然養生的時尚,從當紅的「達人」來詮釋汝窯與定窯工匠的執著,《翠玉白菜》也被發掘全新意涵。

石守謙最後提醒說,發展新版「朝聖」文化觀光,切記避免盲從複製外人刻板的東方意義、不樣板化文化特質,並且不墜入商業化的魔障,而是轉化靜態展覽為互動與深度文化體驗,並且增加與其他文化體合作,他笑說:「不論是作火車頭,或是火車尾,希望故宮能讓台灣文化觀光一步一步跨出去。」(文/記者張肇麟)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