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庄腳人講庄腳話

2010/12/15 06:00

◎庄腳人

台語的「庄腳人」與北京話的「鄉下人」,意義相同,但同樣使用「漢字」,其說法為何有所不同?不免教人聯想「台灣話」與「福建話」或「閩南話」,因受到政治統治及社會結構的影響,也並非完全相同。

先就庄腳人與鄉下人的由來做一說明。目前的「鄉」,日治時代稱為「庄」;現在的「鎮」,日治時代稱為「街」。在日治時期,街、庄之下設有「保甲」制度,這是日本對台灣殖民地獨設的制度,在日本國內本土,即當時所謂的「內地」,就沒有保甲制度。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台灣行政區分為五州三廳,州下設郡,郡下設有市及街、庄。「市」是比較繁榮的商業地區,而「庄」是純農業的落後地區,「街」是介於「市」與「庄」之間的商農混合區。

「庄腳人」筆名的由來,源於筆者早期住在庄腳、出身放牛牧童之故。筆者在童年時所讀的學校稱為「公學校」,等於現在的國民小學,所學的是日本語文。當時所穿的是漢式衣褲,且身上並沒有如今的手帕及衛生紙,如果流鼻涕就伸出手臂用袖子擦,常沾滿一手臂的鼻涕,當鼻涕變乾時,袖子就變成硬硬的。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情況,著實感覺很不衛生,但當時一般兒童皆如此。

尤其當時,哪有如今寬闊的道路,當時道路的寬度多數是僅能步行的「保甲路」。所謂的「保甲路」,是依據地形建造高低不平又彎曲狹窄的泥土路,雨天時路面容易泥濘,寸步難行。當時的貧窮社會,一般人多數都打赤腳(沒穿鞋),所以晴天走在高低不平、彎曲又狹窄的路上,腳底疼痛是家常便飯。雨天時因路面泥濘,只要一個不小心,泥巴就會噴濺,弄髒衣服。尤其在寒冷的冬天,雙腳腳趾常因此凍傷,紅腫且刺痛。哪像現在的人腳上穿的是皮鞋,雨天有橡膠做的雨鞋,且交通工具便利發達,有飛翔於天空的飛機、行走軌道的火車或捷運、行駛於道路的汽機車與腳踏車。今昔相比,真有如天壤之別。

所以「庄腳人」的拙作,就是名副其實地在講庄腳話。其實台灣社會十分多元化,從最早期的無人島,到後來東南亞鄰近島嶼傳來的各族文化、西班牙及荷蘭的西方文化,其次是鄭成功等的漢族及清朝滿族文化,又有依《馬關條約》而來的日本殖民統治文化。台灣文化之多元,可說是有如台灣著名的「雜菜麵」,應有盡有,兼容並蓄。

例如宴客菜式,傳統台灣宴席是「三湯一盤」,三道湯配一道盤。但是現在的宴席,可以說上了多道盤菜後,才有一道湯。從前社會最普遍的菜色是「五碗三」,意指五道菜才三円。記得早期筆者所居住的地方,因係農村庄腳,地方首長是庄役場(等於當前的鄉公所)的庄長(等於現在的官派鄉長),在上級日本長官到庄役場時,庄長會將長官請到鄰近食堂(餐廳)吃飯,一進食堂就大聲地用日語說「一等お客さん,一等料理」,意思是上等客人來要端出上等料理的意思,然後再小聲地以台語說「五碗三」就好了。「庄腳人」是想將往昔的台灣社會情況,以「講古」的方式,介紹給當今台灣民眾做參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